[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定位性的建筑管道淤泥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740.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志恒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E03F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定位 建筑 管道 淤泥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性的建筑管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侧板,两端侧板的相对应侧边中部两端均分别设有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一与所述固定块二的相对应侧边中部分别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二和活动杆五,所述活动杆二且远离所述固定块一的一侧端部均设有活动杆一,所述活动杆一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二的一侧均设有活动杆三,所述活动杆三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一一侧的端部均设有活动杆四,所述活动杆四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三的一侧与所述活动杆五的端部活动连接,两端活动杆一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二一端之间设有平衡杆一,有效的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便于管道后续的使用,从而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定位性的建筑管道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往往需要利用管道进行污水或者混凝土排放,当污水内的淤泥或者混凝土囤积在管道内时,需要进行清淤处理;有时因为排放的间歇性,淤泥或者混凝土会凝固在管道内壁,常规的清淤方法无法进行清理,从而影响管道后续的使用,且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长时间不清理的话,给管道造成了极大的负压性,容易使管道发生断裂及破损的现象,进而造成排污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性的建筑管道淤泥清理装置,来解决管道淤泥清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定位性的建筑管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两端均设有侧板,两端侧板的相对应侧边中部两端均分别设有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一与所述固定块二的相对应侧边中部分别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二和活动杆五,所述活动杆二且远离所述固定块一的一侧端部均设有活动杆一,所述活动杆一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二的一侧均设有活动杆三,所述活动杆三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一一侧的端部均设有活动杆四,所述活动杆四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三的一侧与所述活动杆五的端部活动连接,其中,两端活动杆一且远离所述活动杆二一端之间设有平衡杆一,所述平衡杆一的中部穿插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部套设有与所述支杆相配合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两端分别通过平衡杆二与所述活动杆四的端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设有刮板一,所述支杆贯穿于所述刮板一的中部延伸至所述刮板一的上方,所述支杆的顶部设有刮板二,所述刮板二的上方设有定位机构。
在刮板二上设置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对管道内壁进行定位稳固后,再通过刮板二与刮板一之间的上下活动进行有效清除管道内壁淤泥,其中,刮板一与刮板二之间始终保持往复式的升降运动,使得方便将管道内壁上残留的淤泥及凝固的混泥土采用往复式的运动将其刮下来,有效的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便于管道后续的使用,从而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一的中部穿插设有输出轴,且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动杆二的端部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输入端贯穿于所述侧板延伸至所述侧板另一侧并设有齿轮一和与所述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其中,所述齿轮一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通过安装板与所述侧板的侧边固定连接,可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驱动若干个活动杆之间的活动,促使活动杆带动升降杆在支杆的表面上实现上下升降运动,方便刮板一与刮板二始终保持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刮板一以及所述刮板二的横截面尺寸与外界管道内管径尺寸相适配,所述刮板一与所述刮板二的侧边均设有若干个颗粒,所述颗粒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半圆形结构表面均涂覆有绝缘涂料,通过涂覆绝缘涂料,可有效的避免管道内壁摩擦生热后产生的温度过高而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十字架、空心柱、螺纹杆、套筒、微型电机和若干个凸板一、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凸板二、刮板三、滑块和滑槽,将定位机构与升降式结构的刮板一以及刮板二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从而增加清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志恒,未经胡志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