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凸轮式送料连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9082.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尹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精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B21D4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曹恒涛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凸轮 式送料 连杆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凸轮式送料连杆,包括凸轮式送料机构、偏心装置和连杆,通过偏心装置的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转动带动凸轮随动轴承转动,凸轮随动轴承的转动带动连杆的转动,当第一凸出接触面与轴杆下部接触时,连杆相对于偏心装置的位置上升或者下降,当第二凸出接触面与轴杆下部接触时,连杆相对于偏心装置的位置与第一出接触面与轴杆下部接触时相反,不管偏心装置的偏心量怎么调整往复一个送料过程均需要转动180°或者根据凸轮上的圆周凸面的弧度决定往复需要转动的角度,使得夹板的放松或者夹紧变得灵敏,精度大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新型凸轮式送料连杆。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冲压生产线是将金属卷板经过开卷、整平、修边、剪板成所需宽度的板材。适用于冷轧钢卷板、热轧卷板、不锈钢卷板、镀锌钢卷板、硅钢及表面涂镀后的各类金属卷板,经开卷校平剪切成各种规格的定尺板材,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制品、电子电器、车辆和机械制造等行业。
当今制造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尤其五金冲压技术越来越要求高精度化、高自动化。现有的五金冲压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传统的人工手动送料方式,操作效率低,安全性差且精度无法保证,即使有采用自动送料设备,也因为送料设备自身的结构和送料动力设备的不足而使得设备成本、高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人工手动送料方式,操作效率低,安全性差且精度无法保证,即使有采用自动送料设备,也因为送料设备自身的结构和送料动力设备的不足而使得设备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凸轮式送料连杆,包括凸轮式送料机构1、偏心装置9和连杆4,通过偏心装置9的转动带动凸轮6转动,凸轮6的转动带动凸轮随动轴承3转动,凸轮随动轴承3的转动带动连杆4的转动,当第一凸出接触面61与轴杆下部32接触时,连杆4相对于偏心装置9的位置上升或者下降,当第二凸出接触面62与轴杆下部32接触时,连杆4相对于偏心装置9的位置与第一出接触面与轴杆下部32接触时相反,不管偏心装置9的偏心量怎么调整往复一个送料过程均需要转动180°或者根据凸轮6上的圆周凸面的弧度决定往复需要转动的角度,使得夹板的放松或者夹紧变得灵敏,精度大大的提高。
一种新型凸轮式送料连杆,包括凸轮式送料机构1和偏心装置9,其特征在于:垂直偏心装置9的调节机构处连接有第一轴杆8,凸轮式送料机构1的一端套接在第一轴杆8上,凸轮式送料机构1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凸轮式送料连杆的箱体上,凸轮式送料机构1包括壳体2、凸轮6、凸轮随动轴承3和连杆4,所述壳体2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21,壳体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22,第一轴杆8穿过凸轮6和第一通孔21与凸轮式送料机构1套接,凸轮6的圆周表面边缘设有凸轮随动轴承3,凸轮随动轴承3由轴杆上部31和轴杆下部32组成,轴杆下部32直径大于轴杆上部31直径,轴杆下部32与凸轮6的圆周表面紧贴,轴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杆4且连接在壳体2上,通过偏心装置9的转动带动凸轮6转动,凸轮6的转动带动凸轮随动轴承3转动,凸轮随动轴承3的转动带动连杆4的转动。
进一步的,凸轮6的远离偏心装置9端连接有轴承24,轴承24位于第一通孔21处且至于壳体2的空腔中,轴承24的中心与第一轴杆8套接,使得凸轮6在转动的时候壳体2也做相应的运动。
进一步的,连杆4为一折角结构,连杆4的一端与第二轴承24固定,连杆4的另一端为一个弧面结构,弧面结构的上弧度为3°~10°,较为优选的为与上部接触的连接块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靠近连杆4的连接第二轴承24处设有弹簧恢复装置5,防止高速冲压过程中连杆4运动复位不及时,弹簧恢复装置5帮助连杆4快速复位。
进一步的,连杆4的折角处设有第三通孔41,壳体2相应位置设有第四通孔23,通过螺母或者螺栓穿过第三通孔41和第四通孔23将连杆4可转动的连接在壳体2上。
进一步的,第二通孔22处设有第三轴杆7,第三轴杆7的一端连接第二通孔22,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滑动支架上,带动滑动支架做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精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精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90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豚声像同步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