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工渡槽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0021.8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仁;杨凯;焦小琦;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2B5/00;E01D18/00;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工 渡槽 加固 方法 及其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工渡槽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01:通过仪器检测水工渡槽中的锈蚀受力钢筋截面的减少面积;S002:根据受力钢筋减少截面计算出所需碳纤维布的断面面积;S003:按照水工渡槽施工图纸及现场加固建筑物结构在混凝土基面上放出钢筋定位线,并清洗混凝土基面;S004:配置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将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均匀涂抹在定位的混凝土基面上;S005:在涂抹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的混凝土基面上粘贴碳纤维布;S006:等胶体固化后在碳纤维布表面涂抹一层浸渍树脂。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水工渡槽加固结构,采用以上所述的水工渡槽加固方法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工渡槽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水工渡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水流冲刷、外界雨水浸润、冻融破坏、二氧化碳侵蚀及温差等原因,混凝土很容易发生裂缝及碳化现象,导致钢筋外漏和渡槽渗水,致使受力钢筋发生锈蚀,受力面积减少,不能满足正常运行要求,目前常用新增混凝土加厚槽身方法会增加渡槽自重,施工难度大,新旧混凝土之间连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工渡槽加固方法及其加固结构,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工渡槽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1:通过仪器检测水工渡槽中的锈蚀受力钢筋截面的减少面积;
S002:根据受力钢筋减少截面计算出所需碳纤维布的断面面积;
S003:按照水工渡槽施工图纸及现场加固建筑物结构在混凝土基面上放出钢筋定位线,并清洗混凝土基面;
S004:配置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将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均匀涂抹在定位的混凝土基面上;
S005:在涂抹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的混凝土基面上粘贴碳纤维布;
S006:等胶体固化后在碳纤维布表面涂抹一层浸渍树脂。
在步骤S002中,根据钢筋和碳纤维布的设计抗拉强度进行换算,换算公式为
其中:A1为所需碳纤维布断面面积;A2为钢筋损失截面面积;ft为碳纤维布设计抗拉强度;fy为钢筋设计抗拉强度。
在步骤S004中,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在混凝土基面的涂抹厚度2-3mm。
在步骤S005中,粘贴碳纤维布前应对水工渡槽进行卸载,把涂好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的碳纤维布粘贴在预定位置的混凝土基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工渡槽加固结构,包括:
水工渡槽,所述水工渡槽的外侧壁中具有底面和两个侧面;
第一碳纤维布,多条所述第一碳纤维布通过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粘贴在所述水工渡槽的外侧的底面,每条所述第一碳纤维布与所述水工渡槽的底面的内侧的锈蚀钢筋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总强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水工渡槽内的钢筋的损失强度。
本发明的水工渡槽加固结构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
可选地,所述水工渡槽的两个侧面上还粘贴有第二碳纤维布。
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纵向等距粘贴在所述水工渡槽的两个侧面上。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碳纤维布,多条所述第三碳纤维布通过碳纤维专用浸渍树脂胶横向等距粘贴在所述水工渡槽的底面和两个侧面上,并覆盖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0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纺织废料回收的自动化拆线分解设备
- 下一篇:工业物联网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