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系统中目标点聚合处理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80230.0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曹运合;牛艺锋;陈成增;王宁;罗运华;吴春林;王蒙;王从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7/36;G06F9/5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系统 目标 聚合 处理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达系统中目标点聚合处理的优化方法,通过获取恒虚警率检测出来的待处理点迹以及待处理点迹的点迹信息,对点迹根据幅值信息进行预排序进行优化,组成点迹数组,然后使用索引方式以及目标的窗的方式,对点迹数组中的点迹进行聚合处理,获得待处理点迹聚合处理后的结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降低点迹聚合处理目标点的时间复杂度,在处理大量点迹时可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系统中目标点聚合处理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雷达系统中,为了提高采样信号的质量,一般雷达系统的采样频率会大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这样会导致对同一个目标点有多个目标点,恒虚警处理后,还是会留下多余的点迹,所以需要使用点迹聚合算法对其进行处理,保留最能反应目标各种参数信息的点,而筛除点其它虚假的目标点。
点迹聚合作为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雷达在大量杂波干扰下准确的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等信息,为后续的目标跟踪等算法提供有力的支撑。点迹聚合算法处理的是恒虚警算法处理过的点迹,恒虚警算法会大大降低整个雷达系统的虚警概率。
针对现在的多目标,群目标跟踪,由于目标个数的增加,恒虚警处理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待聚合点迹。点迹聚合算法在工程上的实现方案就是根据恒虚警处理后目标回波的幅度值大小来作为判断依据,在点迹附近开窗进行聚合处理。当需要聚合的点迹大量增加时,该方案就无法满足实时性的需求了,处理时间消耗就会大幅增加,使得雷达系统的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系统中目标点聚合处理的优化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达系统中目标点聚合处理的优化方法,包括:
S1,获取恒虚警率检测出来的待处理点迹以及待处理点迹的点迹信息;
其中,所述待处理点迹为目标,所述点迹信息包括每个目标幅值;
S2,基于所述目标幅值的大小,对所述目标从大至小进行排序,获得排序后的点迹数组;
S3,设置当前处理索引为0,并将点迹的访问标志位设置为false;
S4,判断当前索引是否大于点迹数组大小;
S5,如果当前索引不大于点迹数组大小,则判断当前索引在所述点迹数组中所指位置上的点迹的访问标志位是否为false;
S6,如果当前索引在所述点迹数组中所指位置上的点迹的访问标志位是否为false,则将该点迹作为目标点,将目标点的数据从所述点迹数组中删除,将该目标点的访问标志位修改为ture,对当前索引的值增加1;
S7,利用函数提供窗的长度,确定目标在距离维以及速度维两个方向的作用范围;
S8,基于所述作用范围,确定目标的窗;
S9,判断所述点迹数组中当前位置处的点迹是否在所述目标的窗内,如果是则将点迹的访问标志位修改为ture,如果否则执行S9的步骤,直至判断完点迹数组中的所有点迹;
S10,获得待处理点迹聚合处理后的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S9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0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