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7279.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沈熠瑶;吕耀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9K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吩 类聚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吩类聚合物薄膜为式1所示聚合物P(E2SBFE2)构成: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吩类聚合物薄膜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采用三电极体系,以氧化铟锡玻璃作为工作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将单体2,7–二(2,2’,3,3’–四氢–5,5’–二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烯)–9,9’–螺二芴以及四丁基六氟磷酸铵溶于二氯甲烷中作为电解液,进行电化学聚合,电化学聚合完成后将所述电解液更换成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二氯甲烷溶液,并采用恒电位法以-0.2V脱掺杂60s,得到所述噻吩类聚合物薄膜;所述电解液中,单体2,7–二(2,2’,3,3’–四氢–5,5’–二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烯)–9,9’–螺二芴的浓度为0.1mmol/L ~100mmol/L,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浓度为0.01mol/L ~ 0.5mol/L;所述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浓度为0.01mol/L ~ 0.5mol/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单体2,7–二(2,2’,3,3’–四氢–5,5’–二噻吩并[3,4-b][1,4]二氧杂环己烯)–9,9’–螺二芴的浓度为1mmol/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浓度为0.1mol/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四丁基六氟磷酸铵的浓度为0.1mol/L。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聚合采用恒电位聚合法室温下以1.2~1.5V的电压,0.02C~0.2C的电量进行聚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聚合的条件为以1.4V的电压, 0.05C的电量进行聚合。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聚合采用循环伏安聚合法以0~1.4V,100mv/s的扫描速度,扫描3-30个循环进行聚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聚合为扫描5个循环进行聚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吩类聚合物薄膜在制备电致变色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2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