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7943.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有;李杰;王自立;李瑞森;谭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一模多管 弯径可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包括控制驱动部分、锥形轮机构和支撑弯模机构;控制驱动部分的曲率调节液压缸调节锥形轮机构中从动锥形轮的移动,弯模驱动电机调节主动锥形轮及通过花键与主动锥形轮连接的从动锥形轮的转动,两锥形轮锥面上均匀开有条形槽,支撑弯模机构的支撑薄片安装在两锥形轮的条形槽中并能在其中移动,多个支撑薄片形成支撑环,弹性薄片固定环使支撑薄片紧贴两锥形轮。本发明通过调节从动锥形轮位置,使支撑薄片在主动锥形轮及从动锥形轮挤压产生的推力与弹性薄片固定环拉伸产生的弹力的共同作用下改变支撑薄片位置,改变管材轴线到弯模回转轴线的距离,从而改变曲率半径,实现连续变曲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弯曲成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管件在车辆、航空、船舶、管道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弯管在各个工业领域的用途越来越重要,自动弯管技术也不断发展。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绝大机构弯管机以及数控弯管设备都基于旋转拉伸弯管法,管材的弯曲成形是直接靠特制的模具在旋转拉伸作用下完成的,回转弯模作为该弯管成形方法的主要组成机构,直接决定了弯管的曲率半径。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同一管材不同弯曲段曲率半径不同或者同一弯曲段曲率变化的弯管。目前针对不同弯曲段曲率半径不同的管材,绝大多数弯管设备通过对多种曲率半径的弯模进行离散的组合满足加工要求,在不更换弯模的情况下,该方法很难实现同一弯模装置完成多种曲率要求的弯曲成形;同时,目前基于旋转拉伸弯管法的普通弯模装置满足不了同一弯曲段曲率连续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弯模装置无法很好的完成变曲率管件弯曲成形的问题,实现一个弯模装置能够用于同一管材不同弯曲段曲率半径不同或者同一弯曲段曲率变化的弯管的弯曲成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适用于一模多管的弯径可调节弯模装置
包括锥形轮机构、支撑弯模机构和控制驱动部分;控制驱动部分包括弯模机架、曲率调节液压缸、弯模驱动电机,弯模机架两侧分别安装有曲率调节液压缸和弯模驱动电机;锥形轮机构设置于曲率调节液压缸和弯模驱动电机中间,锥形轮机构包括主动锥形轮、从动锥形轮、花键轴和推力轴承,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之间通过花键轴连接,主动锥形轮通过推力轴承与曲率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连接,从动锥形轮与弯模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支撑弯模机构包括支撑薄片和弹性薄片固定环,多块支撑薄片通过以弯模回转轴线为中心轴呈环状等间隔布置于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之间形成支撑环,支撑环两侧通过嵌装弹性薄片固定环使支撑薄片左右两侧紧贴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
主动锥形轮与从动锥形轮均为圆台结构,侧面上沿圆周等间隔开有多个呈环状布置的条形槽;从动锥形轮与主动锥形轮呈对称布置,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的内端面外径小于外侧面外径。
所述支撑薄片呈倒梯形状,支撑薄片两侧分别置于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的条形槽内,支撑薄片与条形槽间隙配合,可沿条形槽移动;支撑薄片上端中间开有用于支撑管材的弧形槽,弧形槽口半径等于待弯曲管材半径,上端两侧均开有矩形槽,弹性薄片固定环嵌装于多块支撑薄片的矩形槽组成的环形槽内。
弹性薄片固定环具有弹性可伸缩,使支撑薄片两侧始终紧贴主动锥形轮和从动锥形轮的条形槽。
花键轴一端与从动锥形轮内端面通过螺栓同轴连接,另一端从主动锥形轮开有的中心通孔穿出后伸入弯模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轴孔内;主动锥形轮的中心通孔内侧面开有与花键轴配合的花键槽。
弯模驱动电机输出轴孔径大于花键轴的外径。
从动锥形轮外端面同轴安装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与曲率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用高熵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泥浆护壁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