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断裂回收的钓鱼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9643.1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学东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9/017;A01K97/00 |
代理公司: | 河北亿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2 | 代理人: | 王晓丰 |
地址: | 27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断裂 回收 钓鱼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断裂回收的钓鱼竿,涉及新型鱼钩竿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包括主竿、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三延伸杆、第四延伸杆和第五延伸杆,所述主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二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延伸杆,所述第三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四延伸杆。本发明专利通过折断回收机构及金属线多段连接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折断后的鱼竿进行自动化拉动回收,大大提高了使用便捷性,且通过变速收放线带动结构的设计,鱼竿断裂后不至于断裂掉到水里,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鱼线的自动化变速调节收放带动,既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又降低了人力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鱼钩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断裂回收的钓鱼竿。
背景技术
钓鱼竿是钓鱼人最基本的钓鱼装备之一,也是比较容易损坏的产品,毕竟一支较普通的渔竿价格也在百元左右,普通钓友对渔竿的更新换代频率不是很快,但是,在遇到特殊情况下,鱼竿折断后由于缺乏对应的结构设计,导致整体不便于对断裂端的鱼竿进行回收,且缺乏自动化的变速收放鱼线结构,需要人力控制,人力消耗较大。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断裂回收的钓鱼竿,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在遇到特殊情况下,鱼竿折断后由于缺乏对应的结构设计,导致整体不便于对断裂端的鱼竿进行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断裂回收的钓鱼竿,包括主竿、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第三延伸杆、第四延伸杆和第五延伸杆,所述主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二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延伸杆,所述第三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四延伸杆,所述第四延伸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五延伸杆,所述第五延伸杆的一端、第四延伸杆的一端、第三延伸杆的一端和第二延伸杆的一端均固定有配装定位卡板;
还包括有连带金属丝,所述连带金属丝位于所述钓鱼竿的内侧,所述连带金属丝贯穿配装定位卡板,所述连带金属丝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延伸杆一端的所述配装定位卡板进行固定,所述连带金属丝的另一端固定有折断回收机构,所述折断回收机构用于连接防止所述钓鱼竿断裂时掉落,所述折断回收机构与主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折断回收机构固定在主竿内侧,具体为圆形片,与主竿胶粘固定。
优选的,所述主竿的外侧通过螺纹与折断回收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折断回收机构的一端贯穿第一延伸杆与连带金属丝的一端缠绕连接;
所述折断回收机构包括引导带动块、第一微型马达、拨动齿轮、螺纹调节定位管、配动齿条、延伸搭载板、第二微型马达、第一收卷线盘和支撑弹簧,所述引导带动块的顶端焊接有螺纹调节定位管,所述引导带动块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微型马达,所述第一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所述拨动齿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有配动齿条,所述配动齿条与引导带动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配动齿条的一端焊接有延伸搭载板,所述引导带动块与延伸搭载板之间还焊接有支撑弹簧,所述延伸搭载板一端的外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微型马达,所述第二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收卷线盘。
所述配装定位卡板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所述连带金属丝(8)的材质为钢丝、铁丝、耐高温线、碳纤维、玻璃纤维、大力马鱼线或钢丝线中的一种,所述主竿(1)、第一延伸杆(2)、第二延伸杆(3)、第三延伸杆(4)、第四延伸杆(5)和第五延伸杆(6)的材质为碳纤维。
优选的,所述主竿的外侧还固定有用于自动化变速带动收放钓鱼线的变速收放线带动结构,所述变速收放线带动结构包括轮座主体、侧连搭载板、变速搭载箱、控制模块、第五微型马达、输出螺杆、引导光杆和推导拨片,所述轮座主体一端的一侧焊接有侧连搭载板,所述侧连搭载板的一端焊接有变速搭载箱,所述变速搭载箱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变速搭载箱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五微型马达,所述第五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螺杆,所述变速搭载箱的内侧还焊接有引导光杆,所述输出螺杆的外侧和引导光杆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推导拨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东,未经陈学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晴雨伞及伞具
- 下一篇:新型介入导管及介入手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