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及管道降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5110.1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全军;陈顺禄;龙源;娄建武;程建辉;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君缘科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3 | 分类号: | G01N3/313;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刘富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降温 方法 | ||
一种管道及管道降温方法,包括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两侧出口的侧封板,侧封板与管道形成一个密闭腔室,侧封板上设有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两个第一输入口之间设有螺旋管,螺旋管距离管道内壁的距离小于管道内壁直径的十分之一,侧封板包括固定环和缓冲环,固定环与管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管道内设置螺旋管道,增加管道内液氮的降温面积和降温时间,进而提升降温效果,使得管道内快速降温,达到管道爆破实验所需要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及管道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基础建设发展迅速,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是我国重大的基建项目,西气东输需要特殊管道,能够在零下30-60摄氏度的情况下保证刚度和稳定性,钢管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容易脆裂,在受到外部冲击后管体结构更加不稳定,一旦发生裂口变大,导致可燃气体大量溢出,将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在管道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大量测试,在测试之前需要对管道在高压状态下进行降温,传统的气体降温方式很难将管道快速降到零下30-60摄氏度,所以,根据此状况,需设计一种管道及管道降温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及管道降温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道,包括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两侧出口的侧封板,所述侧封板与管道形成一个密闭腔室,所述侧封板上设有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两个所述第一输入口之间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距离所述管道内壁的距离小于管道内壁直径的十分之一,所述侧封板包括固定环和缓冲环,所述固定环与管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所述缓冲环外环壁滑动连接的第一凸起,所述缓冲环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环的内环壁滑动连接的第二凸起,所述固定环、缓冲环、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缓冲组件,在爆破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为所述缓冲环提供与爆破对缓冲环的冲击力相反的缓冲力,所述缓冲环的内环设有若干个隔水阀。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机构和位于所述侧封板上的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外环面上的限位槽,所述钢管内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环形腔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位于所述滑动腔内的两个定向转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张紧索的两个自由端,所述张紧索在所述环形腔内经所述两个定向转轮与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环包括第一缓冲环和第二缓冲环,所述第二缓冲环的外环壁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凸起位于第二缓冲环上,所述隔水阀位于所述第一缓冲环的内环上,所述第二缓冲环的内环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缓冲环外环壁滑动连接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一缓冲环的外环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缓冲环内环壁滑动连接的第四凸起,所述第一缓冲环、第二缓冲环、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缓冲组件,在爆破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为所述第一缓冲环提供与爆破对第一缓冲环产生的冲击力相反的缓冲力,所述第一缓冲环在管道内的一侧设有充气膜,所述充气膜与所述第二缓冲环的内圆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十字形凹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环上设有贯通腔,所述贯通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贯通腔中设有双向阀。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朝向所述管道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朝向所述管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滑槽内远离所述第一滑槽开口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贯穿所述滑块临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壁进入到所述第一腔室中且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滑槽中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杆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杆的另一端设有摩擦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君缘科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君缘科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