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钎供给单元及高炉开铁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3200.7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凤;刘斌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单元 高炉 开铁口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钎供给单元,包括储钎料斗和铁钎取料机构,储钎料斗包括上宽下窄的承料槽以及连接于承料槽底端的下料段,下料段内设有下料通道并且该下料通道的宽度小于铁钎直径的两倍,铁钎取料机构设于下料通道的出口端处。另外还涉及一种高炉开铁口装置,包括开铁口机、上述的铁钎供给单元以及用于将供给的铁钎安装至开铁口机上的换钎单元。本发明采用储钎料斗储存高炉生产所用铁钎,将储钎料斗设计为包括承料槽和下料段,承料槽采用上宽下窄的结构,能有效地增大铁钎储存量;通过设计下料通道的宽度小于铁钎直径的两倍,可保证铁钎逐根下料,便于换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钎供给单元及采用该铁钎供给单元的高炉开铁口装置。
背景技术
开铁口机用于高炉开铁口,其所用的铁钎为易损件,每开一次铁口后就需对使用过的铁钎进行更换,因此铁钎使用量很大。目前,大部分钢铁生产企业更换铁钎采用人工操作,由于是人工换钎,铁钎储存管理也较为混乱,往往直接堆放于开铁口机旁的空地上。而随着炉前智能化系统的不断推进,已有一部分企业采用自动换钎装置来更换铁钎;采用自动换钎时,对铁钎的储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摆放整齐有序,取钎的位置需要固定,方便自动换钎夹钳夹取铁钎;目前一般采用储钎架进行定位存放铁钎,但是现有的储钎架上,为便于自动换钎夹钳夹取铁钎,储钎架通常只有一层,铁钎容量有限,铁钎补充频繁,人工耗时耗力,同时每个铁钎的位置点是不同的,需要分别将每个铁钎的位置点输入自动换钎装置,设备的操作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钎供给单元及采用该铁钎供给单元的高炉开铁口装置,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钎供给单元,包括储钎料斗和铁钎取料机构,所述储钎料斗包括上宽下窄的承料槽以及连接于所述承料槽底端的下料段,所述下料段内设有下料通道并且该下料通道的宽度小于铁钎直径的两倍,所述铁钎取料机构设于所述下料通道的出口端处。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铁钎取料机构包括沿承料槽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取料盘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取料盘在取料位与卸料位之间旋转的旋转驱动结构,所述取料盘的轴线平行于承料槽长度方向,于所述取料盘上开设有取料槽;在所述取料位,所述承料槽与下料通道的出口端对接。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卸料位有两个并且分列于所述取料位的两侧,所述旋转驱动结构能驱动各所述取料盘双向旋转。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各所述取料盘分别配置有自取料位延伸至卸料位的导向外壳,所述导向外壳固定在所述储钎料斗上,所述导向外壳套设在对应的取料盘的外围并且二者之间所围设形成的弧形通道的宽度小于铁钎的半径。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铁钎供给单元还包括用于防止储钎料斗内铁钎卡死的防堵塞机构。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沿承料槽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组防堵塞模块;所述防堵塞模块包括防堵推板以及用于驱动该防堵推板挑拨承料槽内铁钎的推板驱动结构。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推板驱动结构为用于驱动防堵推板升降的升降驱动设备;所述防堵推板包括流线型推料段,该流线型推料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承料槽槽腔位于该水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承料槽的至少其中一个长边槽壁采用流线型设计。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承料槽为框架槽,所述承料槽的长边槽壁包括沿该承料槽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侧边承料支架;所述侧边承料支架包括凹曲线杆段以及连接在该凹曲线杆段底端的凸曲线杆段,所述凹曲线杆段由槽腔内侧向槽腔外侧方向凹陷,所述凸曲线杆段由槽腔外侧向槽腔内侧方向凸设。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两侧的流线型槽壁上下错位布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炉开铁口装置,包括开铁口机、铁钎供给单元以及用于将供给的铁钎安装至所述开铁口机上的换钎单元,所述铁钎供给单元采用如上所述的铁钎供给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植体和种植体系统
- 下一篇:个性化半骨盆假体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