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多孔体大型空心铝合金型材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02542.1 | 申请日: | 202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9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欧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米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亿佳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彩云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多孔 大型 空心 铝合金 夹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多孔体大型空心铝合金型材夹紧装置,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轴承I,所述轴承I通过固定轴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纹孔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螺杆的左端通过轴承II连接C型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让支撑板在底板上进行转动,加快了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固定时的速度,降低了操作人员在对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固定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夹紧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多孔体大型空心铝合金型材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201821276225.X可知,一种用于铝合金型材的夹紧工装,包括底板,所述第二轴承内插接有转轴,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C型块,所述C型块的上端设有壳体,所述第三螺杆贯穿壳体的外壁延伸至内腔中,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第三螺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壳体的内壁底端插接有与凸块匹配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贯穿壳体的内壁延伸至C型块的上下两端之间并连接有夹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根据铝合金型材的长度进行调节,而且方便对型材进行夹紧固定,并且便于实现铝合金型材的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现有的用于铝合金型材的夹紧工装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用于铝合金型材的夹紧工装不能让支撑板在底板上进行转动,减慢了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固定时的速度,提高了操作人员在对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固定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夹紧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多孔体大型空心铝合金型材夹紧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多孔体大型空心铝合金型材夹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轴承I,所述轴承I通过固定轴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纹孔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螺杆的左端通过轴承II连接C型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置槽位于所述底板右侧的中间处,并且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轴承I的外径大小与所述内置槽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嵌合在所述内置槽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轴的下端嵌合在所述轴承I的中间处,并且与所述轴承I的中间处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通过螺钉与所述螺纹孔的内部相连接,所述转盘通过螺钉与所述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C型块通过焊接于所述轴承II左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左端与所述轴承II的中间处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槽、轴承I和固定轴的结合,当对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的时候,操作人员先将支撑板在底板上逆时针转动度,在支撑板转动的时候,固定轴会在轴承I的中间处进行转动(轴承分为内环和外环,外环固定时,内环可以正常转动),然后再将空心铝合金型材的一端固定在C型块上,然后再顺时针转动支撑板以至于让空心铝合金型材的另一端固定在夹紧装置的另一端(夹紧装置的具体结构在对比文件中已经明确的描述了),有效的实现了让支撑板在底板上进行转动,加快了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固定时的速度,降低了操作人员在对空心铝合金型材安装固定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夹紧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米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亿佳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凯米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亿佳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02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