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灌充机及其维修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403.3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0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席海涛;郭丽萍;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康和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119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灭火 系统 钢瓶 灌充机 及其 维修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灌充机及其维修生产线,包括充气台、源气瓶、输气管,充气管;所述充气台包括充气台框架、设置于所述充气台框架上的控制面板、设置于充气台侧面的气体接口和设置于充气台内部的动力系统;所述源气瓶通过输气管连接于充气台上;所述充气管连接于充气台上;本实用新型将541气体灌充、七氟丙烷灌充和驱动气体氮气的灌充集合到一台灌充机上,设计了一台满足多气体灌充的灌充机,简化了钢瓶维修工艺的操作流程,将多台灌充机合并为一台灌充机,在满足灌充要求的基础上,减少了对维修场地的占用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灌充机及其维修生产线。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气体灭火系统年检及维修方式是将钢瓶运送至配置有年检及维修相关设备的特定场所进行年检和维修后再送回到用户,维修工艺中,对气体钢瓶进行外表观察、拆装、水压试验和筒体烘干等维修工艺后,需要对钢瓶进行药剂灌充和驱动气体的灌充。
其中,现有技术中对不同气体药剂的灌充以及药剂灌充后对驱动气体的灌充是通过不同灌充机分别实现的,不同气体类型的钢瓶在对应的灌充机上进行灌充后再到驱动气体灌充机上进行驱动气体的灌充,操作流程复杂,各类灌充机分别设置在场所不同位置,占地面积大,造成场所面积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将541气体灌充、七氟丙烷灌充和驱动气体氮气的灌充集合到一台灌充机上,设计了一台满足多气体灌充的灌充机,简化了灭火系统维修工艺的操作流程,将多台灌充机合并为一台灌充机,在满足灌充要求的基础上,减少了对维修场地的占用面积。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提供了一种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灌充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灭火系统钢瓶灌充机,包括充气台、源气瓶、输气管,充气管;所述充气台包括充气台框架、设置于所述充气台框架上的控制面板、设置于充气台侧面的气体接口和设置于充气台内部的动力系统;所述控制面板实现对不同气体类型灌充的切换和控制;所述源气瓶通过输气管连接于充气台上,所述源气瓶用于灌充机的供气;所述充气管连接于充气台上,所述充气管为待灌充的钢瓶进行充气。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台框架包括分别呈矩形设置的上面板、下面板、前面板、斜面板、后面板、第一左侧面板、第一右侧面板以及分别呈直角梯形设置的第二左侧面板和第二右侧面板;所述充气台框架还包括截面为直角梯形设置的琴台;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平行,且分别垂直设置于下面板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左侧面板和第一右侧面板平行,且分别垂直设置于下面板相对的另外两端;所述第二左侧面板与所述第一左侧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二左侧面板的下底和垂直于下底的腰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侧面板和所述后面板;所述第二右侧面板与所述第一右侧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二右侧面板的下底和垂直于下底的腰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侧面板和所述后面板;所述上面板分别垂直且连接于后面板的个一边、第二左侧面板的底腰和第二右侧面板的底腰;所述斜面板的四个边分连接于所述前面板的个一边、所述上面板的个一边、所述第二左侧面板的斜腰和所述第二右侧面板的斜腰;所述琴台梯形截面下底所在的平面固定于前面板靠近斜面板的一端,所述琴台梯形截面斜腰所在的平面靠近于所述下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为焊接或螺纹连接,各面板连接处均设置有型钢进行加固,所述型钢的接触点均为焊接连接;所述琴台与所述前面板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接口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左侧面板上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右侧面板上的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源气瓶包括541气体源气瓶、七氟丙烷源气瓶和氮气源气瓶;所述541气体源气瓶、七氟丙烷源气瓶和氮气源气瓶分别通过所述输气管与第二连接口、第四连接口和第五连接口进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康和消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康和消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防水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