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模具侧模与铸造机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9683.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8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球;陈明理;李伟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F16B5/02;B22D4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单蕴倩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模具 铸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模具侧模与铸造机的连接装置,包括侧模连接板、机械手连接板和两个扣合件;所述侧模连接板设有侧模卡合部,所述侧模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侧模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机械手连接板设有机械手卡合部,所述机械手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机械手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扣合件设有扣合部;两个所述扣合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模连接板或所述机械手连接板的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侧模卡合部和所述机械手卡合部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扣合部采用凹凸卡合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安装拆卸都方便快捷,而且加大了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整体连接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所述侧模重复合模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铸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接模具侧模与铸造机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轮毂模具在上铸造机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侧模的连接必须达到安全,方便快捷,模具运动平稳可靠,能合模多次且重复精度高。现有的侧模连接方式:侧模背面中间柱式或小卡板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近似于点连接;由于开合模受力面积小而且与侧模运动中的最佳作用力重心难以重合,侧模运动的平稳性,合模精度重复性较差;连接点位于侧模及机械手中下部,模具的组装和拆卸操作装拆模的安全性差,且操作不方便,快捷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连接侧模和铸造机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使得侧模与铸造机的组装或拆卸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性更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模具侧模与铸造机的连接装置,包括:侧模连接板、机械手连接板和两个扣合件;所述侧模连接板设有侧模卡合部,所述侧模卡合部设置于所述侧模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机械手连接板设有机械手卡合部,所述机械手卡合部设置于所述机械手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扣合件设有扣合部;两个所述扣合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模连接板或所述机械手连接板的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侧模卡合部和所述机械手卡合部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扣合部采用凹凸卡合结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扣合部为凹槽结构,所述侧模卡合部和所述机械手卡合部为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扣合部为凸起结构,所述侧模卡合部和所述机械手卡合部为凹陷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扣合件之间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扣合件至少一个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扣合件设有固定槽,所述支撑板限位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扣合件设有螺栓;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螺栓的一端限位于所述扣合件的外侧,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扣合件的上端面设有止口部。
优选的,所述扣合件镂空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连接模具侧模与铸造机的连接装置,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侧模和所述铸造机机械手,不仅安装拆卸都方便快捷,而且加大了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整体连接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所述侧模重复合模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侧模和铸造机机械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的主视图。
其中:侧模1、铸造机机械手2、连接装置3、侧模连接板31、侧模卡合部 31a、机械手连接板32、机械手卡合部32a、扣合件33、扣合部331、固定槽332、止口部334、通孔335、支撑板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未经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9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撞击脱落松动的船用护舷
- 下一篇:一种药学配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