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7583.9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3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毛伟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金鼎高宝钻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26 山西省晋***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钻机 夹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属于钻机后夹持器的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前端盖、后端盖、液控单向阀、活塞、卡盘和夹块;外壳内壁设置有活塞槽,后端面上开设插装槽、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液控单向阀插装在插装槽内,进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活塞槽的后端连通;第二油路与活塞槽的前端相通;活塞开设有多个夹块安装槽;夹块安装槽的深度由前到后逐渐减小;卡盘从前端盖穿入活塞柱内,开设有夹块卡槽;夹块位于夹块安装槽和夹块卡槽围合成的空间内。上述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上的多个夹块能够同时夹紧和松开,改善钻杆的受力状况,通过液压复位,避免了弹簧复位存在的复位失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机后夹持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
背景技术
矿用长孔定向千米钻机作为煤矿井下抽采瓦斯、探放水的主要设备,近年来被我国大量进口并投入使用,作为国外发展较早的一种设备,现已具备相当成熟的设计和应用经验。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地质条件也愈发的复杂。为了应对此变化,长孔定向千米钻机的研发也逐渐趋向于大扭矩,从最初的4000 N·m,经历了6000 N·m、8000N·m,到现在的主流15000 N·m,目前已有钻机生产商在进行2400 N·m甚至更高扭矩钻机的研发。
扭矩的变化,使得钻机的部件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针对国内煤矿生产和钻机的使用特点,一些钻机的部件逐渐朝着结构简单化,性能可靠化的方向发展。
钻机后夹持器是钻机工作状态下的重要运动部件,它主要安装在钻机的推进机构上,钻机之所以能够在煤层中钻进,主要靠的就是夹持器的夹块对钻杆施加紧固力,带动钻杆进行旋转和前后运动进入工作状态。低扭矩的钻机后夹持器在设计之初,申请人采用了三个圆周分布的夹持器油缸(CN201821135618.9新型后夹持器油缸)安装在油缸安装座上,相邻两个夹持器油缸之间的夹角为120°,液压油通过缸体底部的液压油口进入缸体内部,对活塞施加向上的力,并推动夹持块运动,对钻杆进行夹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总体积小,部件易拆卸,缺点是结构复杂,密封多,而且由于采用了三个各自独立的夹持器油缸,有时会出现动作不同步的现象,导致钻杆受力出现问题。当钻机扭矩增大以后,此结构的后夹持器的缺点更加明显,经常出现密封处渗漏液压油的现象,导致夹紧力不足,工作压力流失,且由于此油缸的复位是采用弹簧复位,长时间大压力工作下会导致弹簧疲劳,引起复位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以改善背景技术中夹持器存在夹持不同步以及复位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包括外壳、前端盖、后端盖、液控单向阀、活塞、卡盘和夹块;外壳为中空筒状结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连接,内壁设置有环形的活塞槽,后端面上开设有向筒壁内延伸的插装槽、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后端盖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对应的油孔;液控单向阀插装在插装槽内,进油口与第一油路连通,出油口与活塞槽的后端连通;第二油路与活塞槽的前端相通;活塞位于外壳内,包括活塞柱以及环绕在活塞柱外侧的活塞盘;活塞柱为中空结构,自前端面向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夹块安装槽;夹块安装槽的深度由前到后逐渐减小,侧面开设有防脱落槽;活塞盘与活塞槽密封滑动接触;卡盘从前端盖穿入活塞柱内,与活塞柱的内壁贴合,自后端面向前开设有与夹块安装槽对应的夹块卡槽;夹块位于夹块安装槽和夹块卡槽围合成的空间内,侧面的防脱落凸起插设在防脱落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还包括由前段套筒和后段套筒组成的阶梯型的过渡套;外壳自前端面至活塞槽处设置有环形的过渡套安装槽;前段套筒位于外壳和前端盖之间;后段套筒与过渡套安装槽贴合;活塞柱的前段与过渡套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上述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还包括定位套;外壳自后端面向前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套安装槽;定位套安装在定位套安装槽内,内径与活塞柱的后段的外径相适应。
进一步地,活塞柱靠近后端面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耐磨环安装槽;耐磨环安装槽安装有耐磨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金鼎高宝钻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金鼎高宝钻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7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扭矩钻机后夹持器配油总成
- 下一篇:一种10W欧规下盖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