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5079.5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6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鲁俊翔;张辉;赵威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B65F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垃圾运输过程中蓬松的垃圾体积较大,抢占楼宇垃圾运输装置本身的空间,楼宇垃圾运输装置内部容易遗留垃圾,不易清理的问题,采用通过棘齿与压板上的棘爪的配合,使得压板将容纳箱内的垃圾压缩后不会产生回弹,利用容纳箱侧壁开设的活动式密封门,方便垃圾从容纳箱内完成移出,解决了垃圾抢占垃圾运输车空间、垃圾运输车清理彻底的问题,极大程度上节省了垃圾清运的空间,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对垃圾的压缩运输,减轻了垃圾清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垃圾清运的效率,避免了劳动力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是楼宇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运输装置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简单的人手也可用来运输,但运输涉及行业各不相同,建筑用品、家居生活、货物运送等都离不了运输,现代社会楼层越来越高,垃圾越来越多,而垃圾的运输却是一大问题,量大造成运输者需要多次通过电梯上下楼,不仅可能与其它乘电梯者造成拥挤,还有可能发生更多问题,如时间浪费,垃圾遗漏等,楼宇垃圾运输装置内部还有可能遗留垃圾,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楼宇运输装置,解决了垃圾运输过程中蓬松的垃圾体积较大,抢占楼宇垃圾运输装置本身的空间,而除此之外,还解决了楼宇垃圾运输装置内部容易遗留垃圾,不易清理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运输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车体上连接一容纳箱,所述的容纳箱的前端设有一活动式的密封门,所述的容纳箱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连接多组竖向间隔设置且沿纵向延伸的棘齿,所述的容纳箱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置于最上层棘齿的上方的滑轨,还包括多组与容纳箱内壁相匹配的压板,满足压板可以顺利得自密封门上端开设的矩形孔经两组滑轨进入至容纳箱内,且压板完成置于容纳箱内时,压板相对于容纳箱可进行竖向滑动,同一侧壁上多组棘齿和滑轨的中部开有竖向的缺口槽,所述的缺口槽的底部连通一竖向开设在容纳箱侧壁上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转动连接一丝杠,所述的丝杠上螺纹连接一与滑槽竖向滑动配合且与缺口槽相匹配的驱动块,所述的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两组纵向设置的转轴,所述的转轴同轴连接有多组与相应侧棘齿相配合的棘爪,满足棘齿与棘爪之间的配合可以限制压板竖直向上的位移,所述的压板的两侧分别配合相应侧驱动块满足压板的竖向移动;
所述的驱动块的下端连接一与压板配合的压电传感器,所述的容纳箱内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置于滑轨上方的限位开关,两组所述的丝杠经连接在容纳箱上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的压电传感器、限位开关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在箱体底部隔层内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啮合一转动连接在箱体底部隔层内的过渡齿轮,所述的过渡齿轮同轴连接一蜗杆,还包括同轴连接在丝杠底端的蜗轮,两组所述的蜗轮分别与所述蜗杆的两端进行啮合,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截面呈T形,所述的驱动块的截面为与之滑槽截面相匹配的T形,所述的滑槽与缺口槽连接部分的槽体的纵向宽度小于缺口槽的纵向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门的四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前后侧壁与容纳箱前后侧壁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棘齿与容纳箱的前后侧壁之间留有通道,所述的压板的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有与相应通道配合的限位块,使得压板满足在容纳箱内时可以沿竖向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运输车体侧壁上固定连接一压板放置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通过棘齿与压板上的棘爪的配合,使得压板将容纳箱内的垃圾压缩后不会产生回弹,解决了垃圾蓬松状态抢占楼宇垃圾运输车本身的空间,能够装载更多垃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5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