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3894.8 | 申请日: | 202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9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平;刘卫星;刘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景炜业(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煤炭 制备 裂解 尾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开设在所述罐体上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开设在所述罐体上,所述分离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下方;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开设在所述分离腔的内壁上;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环槽内,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分离腔内;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具有尾气处理效果好、焦油和粉尘沉淀效果明显、且具有预处理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裂解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型煤是以粉煤为主要原料,按具体用途所要求的配比,机械强度,和形状大小经机械加工压制成型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尺寸及形状各异的煤成品;小粒径煤炭是指平均粒径小于10mm的煤炭,俗称其为粉煤;裂解又称裂化系指有机化合物受热分解和缩合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产品的过程。裂解也可称为热裂解或热解,按照是否采用催化剂,可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按照存在的介质,又可分为加氢裂化、氧化裂化、加氨裂化和蒸气裂化等,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原煤除了部分用于炼焦、转化加工外,绝大部分用于直接燃烧。原煤除了部分用于炼焦、转化加工外,绝大部分用于直接燃烧。煤直接燃烧,导致煤炭中富含的油气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提炼利用,而且直接燃烧热效率低,对环境破坏严重。煤的热解是将煤在惰性气氛下加热,制取半焦、煤气和焦油等产品,得到的这些产品,又可以梯级利用,对油气资源充分提取的同时,又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煤热解工艺可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类。外热式热效率低,挥发产物二次分解严重;内热式工艺克服了外热式的缺点,借助热载体(固体热载体和气体热载体)把热量传递给煤。
煤气再生产完毕后,需要对煤气中水蒸气、粉尘和焦油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不能很好的对混合气体进行净化处理,而且处理过程复杂,效果较差,不能很好的对气体中的水蒸气、粉尘和焦油进行处理,尤其为其中存在的粉尘和焦油不能进行很好的分离过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尾气处理效果好、焦油和粉尘沉淀效果明显、且具有预处理功能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粒径煤炭制备型煤裂解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开设在所述罐体上;分离腔,所述分离腔开设在所述罐体上,所述分离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下方;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开设在所述分离腔的内壁上;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均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环槽内,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分离腔内;布水管,所述布水管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布水管的底部;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多个所述扇叶呈圆形阵列分布;导水斗,所述导水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腔的内壁上,所述导水斗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下方;隔网,所述隔网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水斗的内壁上;过滤布,所述过滤布设置在所述导水斗的内壁上,所述过滤布位于所述隔网的上方;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上。
优选的,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潜水泵、出水管、圆块、圆腔、导水块和进水管,所述潜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分离腔内,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内壁,所述圆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所述圆腔开设在所述圆块上,所述导水块转动安装在所述圆腔内,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水块的底部,所述进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圆块外并和所述布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圆腔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景炜业(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盛景炜业(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3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用防水轿顶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家庭式水培雾培一体化蔬菜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