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检验矩阵的训练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907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6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万海;张苏坤;赵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3/0811 | 分类号: | H04L43/0811;H04L43/0823;H04L43/5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状态 检测 方法 检验 矩阵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网络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检验矩阵的训练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从网络链路的末端节点发送的故障检测包,其中,故障检测包按照预设检测路径集中的各预设检测路径进行传输;根据故障检测包的当前到达状态,确定各预设检测路径的路径状态;根据路径状态,以及预设检测路径集对应的检测矩阵,确定网络链路的链路状态;其中,检测矩阵中的各行表示各个预设检测路径的路径,列号对应所述网络链路中的各个链路,各列的值均为二进制编码,用于表示预设检测路径是否经过该链路;检测矩阵建立了网络链路中各链路的链路状态与预设检测路径的路径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网络链路故障检验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故障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检验矩阵的训练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链路失效是影响网络服务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网络中的某个设备或链路发生故障时,会引起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网络带宽管理、节点配置和流量测量。在工业网络中,可能会发生多点故障,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生故障,必须尽快定位故障设备。因此,确定性多点网络故障检测对于可靠的网络传输和实时调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故障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分布式检测和集中控制检测。前者生成多组端到端检测数据包,覆盖网络中的每条链路,并根据数据包到达状态推断网络工作链路状态。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基于迭代的方法、(基于二进制观测模型的布尔网络层析和基于概率的贝叶斯网络检测方法。集中式控制检测算法中典型的有基于SDN网络的OpenFlow Discovery协议(OFDP)、双向转发检测(BFD)方法和基于循环检测包的故障检测方法。
现有的检测机制通常向网络发送一定数量的检测包。根据检测包的到达状态,区分正常链路、不确定链路和拥塞链路。然后对不确定链路构造一组新的检测包,进行新一轮检测。这些检测机制需要多次迭代检测,因此存在检测时间不确定的问题。此外,这些方法没有优化检测包的数量。通常使用大量含有重复信息的检测数据包,导致网络负载过大、检测延迟过大等问题。此外,上述检测方法主要针对固定拓扑的单点检测,在多故障检测和一般拓扑检测中效果不佳。因此,这些方法均不能很好地满足网络多点故障的确定性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检验矩阵的训练方法和装置,提高了网络链路故障检验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从网络链路的末端节点发送的故障检测包,其中,所述故障检测包按照预设检测路径集中的各预设检测路径进行传输;
根据所述故障检测包的当前到达状态,确定各预设检测路径的路径状态;
根据所述路径状态,以及预设检测路径集对应的检测矩阵,确定网络链路的链路状态;
其中,所述检测矩阵中的各行表示各个预设检测路径的路径,列号对应所述网络链路中的各个链路,各列的值均为二进制编码,用于表示预设检测路径是否经过该链路;所述检测矩阵中任意C(n,k)列进行逻辑或操作的结果都不同,所述检测矩阵建立了所述网络链路中各链路的链路状态与预设检测路径的路径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n为网络中链路的数量;k的取值为从0到K,K为预设参数,表示最多检测到的存在故障的网络链路的数目。
可选的,所述检测矩阵中C(n,k)个不同列的二进制编码的逻辑或运算结果,及C(n,k)个不同列对应的列号按照键值对的形式存储;
相应的,根据所述路径状态,以及预设检测路径集对应的检测矩阵,确定网络链路的链路状态,包括:
从所述逻辑或运算结果中查找所述路径状态;
将查找到的逻辑或运算结果对应的列号作为存在故障的网络链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9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