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9289.0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蔡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20/10;C04B20/02;C04B11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配制 密实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调光薄膜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所述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包括:40~50份耐热粗骨料、10~15份改性再生骨料、30~40份细骨料、8~10份水泥、6~10份水、4~8份矿粉和2~5份粉煤灰。本申请优化了再生骨料配置的自密实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结构,通过对其裹浆包覆,改善其材料的致密性能,填充再生骨料中毛细孔和微观裂缝,同时裹浆包覆后的再生骨料结构圆润,在实际填充后的材料与材料之间形成的孔隙较小,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致密结构,有效改善了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将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天然粗骨料用再生粗骨料部替代而形成的混凝土,同时自密实混凝土为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依靠自重,无需振捣而达到密实的混凝土,所以,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能在继承自密实混凝土各种优点的同时,还可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和再生粗骨料,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
相关技术为公开号为CN10313047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再生骨料配制的C2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混凝土的原料成分包括水泥、再生砂、再生骨料、粉煤灰、磨细矿粉、外加剂和水,各原料成分间按水泥重量比为1∶(3.97-4.49)∶(4.46-4.83)∶0.95∶0.44∶0.015∶(1.12-1.20),其中,水胶比为0.469-0.502。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直接采用再生骨料制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方案中,由于再生骨料密实性能不佳,其含有大量缝隙,导致其具有较高吸水性,其吸收的水分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参与水化反应,使得再生骨料新水泥砂浆界面过渡区水灰比增大,使界面区结构疏松,形成较多孔隙,会导致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密实结构,以提高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包括:40~50份耐热粗骨料、10~15份改性再生骨料、30~40份5mm的细骨料、8~10份水泥、6~10份水、4~8份矿粉、2~5份粉煤灰和0.1~0.3份外加剂;所述改性再生骨料为经裹浆包覆改性的再生骨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优化了再生骨料配置的自密实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结构,通过对其裹浆包覆,改善其材料的致密性能,填充再生骨料中原始产生或后期物理破坏的导致的毛细孔和微观裂缝,同时裹浆包覆后的再生骨料结构圆润,在实际填充后的材料与材料之间形成的孔隙较小,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致密结构,有效改善了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裹浆包覆改性采用的是溶胶液,所述溶胶液包括:50~60份水玻璃;4~5份纳米碳化硅颗粒;10~15份粉煤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采用粉煤灰和纳米碳化硅颗粒对水玻璃进行改性,由于粉煤灰和纳米碳化硅颗粒具有细小的尺寸,将它分散在水玻璃胶体中后,降低了水玻璃胶体的尺寸,使水玻璃胶体能更容易均匀进入再生骨料表面砂浆层的孔隙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硬化,从而达到封孔的目的,进一步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致密结构,有效改善了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碳化硅颗粒为经偶联接枝改性制备的纳米碳化硅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通过偶联接枝改性纳米碳化硅颗粒,由于纳米碳化硅颗粒尺寸较小且易产生团聚,使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良好的分散在水玻璃介质中,所以本申请采用偶联剂接枝改性,强化了其界面作用,加强了与基体水玻璃链段的交联密度和分散性,从而使纳米碳化硅颗粒能良好的分散在水玻璃中,使其有效对砂浆孔隙进行填充,从而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致密结构,有效改善了再生骨料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恒生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