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4672.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陈宁;董庆广;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4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焚烧 炉底渣干 硬性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0~31.6%,水泥12~13%,石屑47.7~79.2%,水8.3~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所述石屑+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的水固比=0.09~0.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
5.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进行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金属及不利于建材原料的杂质,得到可用于制备干硬性混凝土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
S02.按质量百分比取以下组分: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0~31.6%,水泥12~13%,石屑47.7~79.2%,水8.3~8.5%;
S03.将S02中所述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石屑、水泥混合均匀,制成干物料;
S04.将S03中所述干物料倒入砂浆搅拌机中以60±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45s,将S02中所述水倒入所述砂浆搅拌机中,先以60±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60~80s,再以120±5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0~50s,得到搅拌均匀的料浆;
S05.将S04中所述料浆浇筑至模具中,并施加5.1MPa恒压使其成型,2h后脱模,得到混凝土试块;
S06.将S05中所述混凝土试块放置于湿度90±5%,温度20±1℃标准养护室或者养护箱中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倒入料斗,然后经第一传输带传送到滚筒筛,利用水雾喷洒装置对所述料斗上和所述第一传输带上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进行水雾喷洒降温;
2)所述滚筒筛上的磁选过滤装置对破碎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进行粗金属分离;
3)将进行粗金属分离后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通过第二传输带传送到破碎机,所述破碎机对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中的大块颗粒进行粉碎,并注入适量水配合粉碎,避免粉碎过程中产生扬尘;
4)利用人工分选、强磁除铁器和湿选除铁器去除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中剩余的金属;
5)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经所述破碎机粉碎后形成粒径较小的渣沙,将所述渣沙通过沙水分选机将不利于建材原料的未燃尽的垃圾杂质分离;
6)将通过所述沙水分选机的渣沙送入沉沙池进行渣水分离;
7)所述沙水分选机和所述沉砂池中的水进入水循环池,进行回流利用;
8)将所述沉沙池中的渣砂置于炉渣干化堆场中进行沥干或烘干操作,得到可用于制备干硬性混凝土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底渣干硬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圆筒形侧模,所述圆筒形侧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圆柱体底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46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