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专用耐划伤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7793.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孙刚;李国明;陈延安;杨波;罗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51/06;C08L23/08;C08L83/04;C08K5/20;C08K3/34;C08K5/134;C08K5/526;C08K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魏峯;宋缨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专用 划伤 聚丙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汽车内饰专用耐划伤聚丙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原料组分包括:聚丙烯41.2-79;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聚合物5-10;弹性体5-20;滑石粉10-25;硅酮0.5-2;酰胺0.1-0.5;热稳定剂0.2-0.5;光稳定剂0.1-0.3;加工助剂0.1-0.5;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聚合物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接枝丙烯酸和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阶反应挤出:聚丙烯、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聚合物与酰胺混合后,酰胺基团与聚丙烯侧链的极性单体在第一阶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化学反应;和
第二阶物理共混:将滑石粉、弹性体、硅酮、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加工助剂混合后与第一阶反应完成的物料进行单纯的物理共混,并挤出造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丙烯52.9;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聚合物8;弹性体17;滑石粉20;硅酮0.5;酰胺0.4;热稳定剂0.5;光稳定剂0.2;加工助剂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熔融指数≥5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为分子量在105~106之间的高分子量聚有机硅氧烷。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7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