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墨锭扩散率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2574.5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楠;汪国平;汪敏;汪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溪县曹素功敏楠氏墨厂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2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洪美 |
地址: | 2453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扩散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油画墨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测定墨锭扩散率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分析显示器;所述支柱上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固连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位于分析显示器上方;所述安装板一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极板;所述极板与分析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支柱上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安装板一的正上方;所述放置板上安装有导电丝;所述导电丝与分析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导电丝对准极板的中心位置;所述放置板上放置有宣纸,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输出精度较高的墨锭扩散率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画墨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测定墨锭扩散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墨作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物质和技术发展史中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墨以徽墨为代表,在唐代末期,北方战事频繁。来自河北易州的制墨高手奚超、奚庭硅父子,为了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奚廷硅为“徽墨”鼻祖,中国徽墨业的发展,始于秦、兴于汉唐、明清为鼎盛期,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是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规定了书画墨锭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其中扩散率的定义规定如下:扩散圆直径大于等于墨迹圆直径的一倍。扩散率的测试方法为:将墨锭标准试样夹持在研墨机上,加清水研磨配成标准墨液,将标准墨液配制成稀释墨液,吸管吸取稀释墨液,将墨液滴在宣纸上,自然扩散,然后测定扩散前后墨斑大小的距离。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820329568.1的中国专利,包括标准墨液进样器,水进样器,稀释槽,磁力搅拌器,样品回收瓶,滴管,宣纸,红外距离探测仪,标准墨液进样器分为上部分盛样部分与下部分长导管部分,标准墨液进样器分为上部分盛样部分与下部分长导管部分之间安装开关阀,标准墨液进样器的下部分的长导管伸入稀释槽中,水进样器侧边底部开关阀通过连接长导管伸入稀释槽中,稀释槽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稀释槽侧边底部连通两个弯管和,弯管通过开关阀与滴管连接,滴管底部平铺宣纸,宣纸底部设有红外距离探测仪,弯管通过开关阀与导管连接,导管伸入样品回收瓶底部,该方案中通过红外距离探测仪测定墨液滴落后的与扩散后的面积,之后计算得到墨锭的扩散率,但是,红外距离传感器测定墨液面积时容易受到墨液自身颜色的干扰,导致测得的数据误差较大,使得到的墨锭扩散率数据准确性较差,同时,最终的扩散率任需要操作人员计算,容易出现计算误差,影响扩散率数据准确性,同时,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准确测定墨锭扩散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测定墨锭扩散率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测定墨锭扩散率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共有两个,对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分析显示器;所述分析显示器位于两支柱中间;所述支柱上安装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固连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位于分析显示器上方;所述安装板一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极板;所述极板与分析显示器电连接;所述支柱上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安装板一的正上方;所述放置板上安装有导电丝;所述导电丝与分析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导电丝对准极板的中心位置;所述放置板上放置有宣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溪县曹素功敏楠氏墨厂,未经绩溪县曹素功敏楠氏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2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