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9793.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昱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13/00 | 分类号: | G02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王琰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膜 接触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包括盒部、盖部、电泳单元、紫外单元、清洗盒和控制单元;在清洗盒安装于盒部的情况下,电泳单元对位于清洗盒的角膜接触镜进行电泳作用,紫外单元对位于清洗盒的角膜接触镜进行紫外光照射。其优点在于,通过电泳单元和紫外单元的双重作用,对位于清洗盒内部的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洗和杀菌,满足彻底清洁的目的,且不损伤角膜接触镜;利用便携式设计,便于使用者进行携带;清洗盒与盒部为可拆卸设计,便于收纳、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角膜接触镜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青少年近视人数的增加,大部分青少年会选择配戴角膜接触镜来进行近视矫正。
角膜接触镜具有高透氧结构,配戴时不易引起缺氧和干眼症,也不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的改变。
由于长时间配戴,镜片上会沉积大量的蛋白、灰尘和脂肪颗粒,容易滋生细菌和有害微生物,从而损失佩戴者的眼角膜,造成健康危害。通常需要定期对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洗,以避免这种风险。
目前,角膜接触镜的常用清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人工清洗:将护理液滴在镜片上,通过手指揉搓镜片的方式来达到清洗作用。这种清洗方式清洗效果较差;手指接触镜片,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人工清洗的力度难以保持一致,容易损坏镜片,造成划痕。除了护理液本身消毒功能外,无额外的消毒功能。
2)超声波振荡:将镜片放入超声波发生设备仓内,并放入护理液或者生理盐水,通过超声波振荡产生的气泡达到清洗作用。这种方法会对镜片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害,从而缩短了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寿命;而且超声波对沉积在镜片上的蛋白清洗效果较差。无消毒杀菌功能。
3)药水浸泡:使用专用药水浸泡约30分钟后以清水冲洗。这种方法仅能去除镜片上的蛋白沉积,对灰尘和脂肪颗粒的去除效果较差。药水的杀菌成分仅能针对若干特定细菌,且需要长时间浸没,不适用于即洗即用的场合。
因此,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彻底清洗角膜接触镜、容易损伤角膜接触镜、无法适用即洗即用场合的问题,消毒功效较差等方面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的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彻底清洗角膜接触镜、容易损伤角膜接触镜、无法适用即洗即用场合的问题,并增加了消毒杀菌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包括:
盒部,所述盒部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盒部的上部;
盖部,所述盖部与所述盒部连接,用于封闭所述盒部;
清洗盒,所述清洗盒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
电泳单元,所述电泳单元设置在所述盒部和所述清洗盒;
紫外单元,所述紫外单元设置在所述盒部;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盒部的内部,并分别与所述电泳单元、所述紫外单元电性连接;
在所述清洗盒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情况下,所述电泳单元对位于所述清洗盒的角膜接触镜进行电泳作用,所述紫外单元对位于所述清洗盒的角膜接触镜进行紫外光照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部与所述盒部转动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部包括:
盖部基座,所述盖部基座与所述盒部连接;
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设置在所述盖部基座的上部,并与所述盖部基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昱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昱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