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收缩膜的热转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246.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百赛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25 | 分类号: | B41M5/02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收缩 热转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收缩膜的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热转印纸固定;步骤b,剪裁第一收缩膜;步骤c,套装第一收缩膜;步骤d,使第一收缩膜受热发生变形收缩;步骤e,进行热转印,保温,冷却;步骤f,去掉第一收缩膜转印纸,得到转印物。本发明的转印方法利用收缩膜受热后收缩的特性,使热转印纸贴紧在待转印物表面,针对非规则形状的待转印物,避免热转印纸与待转印物之间存在间隙,从而确保后续的热转印质量。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常规产品和异形产品进行局部转印或满幅转印,实现个性化、小批量生产,不需要购买昂贵的针对异性产品的专用设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收缩膜的热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转印是一种新兴的印刷工艺,热转印加工过程为:将热转印纸包裹住待转印物,继而用夹持装置夹住待转印物,以使热转印纸紧贴外壁,继而通过夹持装置对待转印物表面进行加热,实现热转印。
由于现有的夹持装置通常为规则圆筒状,对于非规则形状的待转印物(如锥状),即使夹持装置夹在该非规则形状的待转印物外,夹持装置内壁与待转印物的外壁之间仍留有空隙,导致该空隙的位置无法被压紧,从而导致该空隙的位置的热转印效果不佳。
若采用可形变的硅胶垫夹住待转印物,虽然硅胶垫能够通过形变紧密贴合至非规则形状待转印物的外壁,然而硅胶垫必须随待转印物进入加热保温箱,若需要进行大批量热转印,则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硅胶垫,即热转印的产能或效率受制于硅胶垫的量,会大大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收缩膜的热转印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收缩膜的热转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a,将热转印纸固定在待转印物表面;
步骤b,根据所述待转印物的宽度,选择相应宽度的收缩膜,并根据所述待转印物的高度或长度,剪裁相应长度的所述收缩膜,得到第一收缩膜,所述收缩膜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收缩膜为长条形袋状;
步骤c,将所述第一收缩膜套装在所述带转印物外,使所述热转印纸位于所述第一收缩膜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步骤d,用吹风枪对所述第一收缩膜进行加热,所述第一收缩膜受热发生变形收缩,所述第一收缩膜包裹住所述待转印物和所述热转印纸;
步骤e,将被所述第一收缩膜包裹的所述待转印物放入转印装置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热转印,热转印结束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取出冷却;
步骤f,待冷却到一定温度,去掉所述第一收缩膜和所述热转印纸,得到转印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收缩膜受热后收缩的特性,使热转印纸贴紧在待转印物表面,针对非规则形状的待转印物,避免热转印纸与待转印物之间存在间隙,从而确保后续的热转印质量。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常规产品和异形产品进行局部转印或满幅转印,实现个性化、小批量生产,不需要购买昂贵的针对异性产品的专用设备,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通过耐高温胶带将热转印纸固定在待转印物表面。通过耐高温胶带固定热转印纸,可以保证热转印纸相对于待转印物位置固定,避免热转印纸在收缩膜收缩时发生位移,保证转印位置准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缩膜的厚度为0.12-0.14mm。厚度为0.12-0.14mm的收缩膜具有很高的收缩力,在受热收缩后,可以向热转印纸提供较强的压力,使热转印纸紧贴在待转印物表面,避免热转印纸与待转印物之间存在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层厚度为0.06-0.07mm,下层厚度为0.06-0.07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加热的温度为45-60℃。可以使第一热缩膜受热进行收缩,同时影响热转印纸的转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百赛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百赛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矢量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以羊粪为主要原料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