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内循环净化和消毒功能的气锁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8315.0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崔静涛;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净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1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 代理人: | 贺凤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循环 净化 消毒 功能 气锁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循环净化和消毒功能的气锁间,进气阀安装在进气管上,排气阀安装在排气管上,气锁室的不同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锁门和第二气锁门,进气管与送风箱体连接,初效过滤器和送风机依次置于送风箱体内,送风箱体与高效过滤器连接,高效过滤器与气锁室连接,气锁室的侧壁上设有VHP消毒接口,回风管与气锁室连接,回风管分别与排气管和送风箱体连接,自循环阀安装于回风管与送风箱体之间的连接气管上,控制器与各电气部件对应连接。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三种模式,从而对气锁室内的空气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灭菌消毒净化处理,从而显著提高气锁室内的洁净度,满足制药等行业越来越严格的高洁净等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锁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循环净化和消毒功能的气锁间。
背景技术
气锁间是一种设置于两个(一般为两个)或更多个房间之间的具有两扇或更多扇门的隔离间,是为保持洁净室内的空气洁净度和正压控制而设置的缓冲室。设置气锁间的目的是在人员或物料出入时,对气流进行控制。气锁间可分为人员气锁间和物料气锁间两种。
气锁间通常设置在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或者设置在洁净度不同的两个的洁净区之间。气锁间具有两扇不能同时开启的气锁门,称为互锁门,其目的是隔断两个不同洁净环境的空气,防止污染空气进入洁净区,还可以防止交叉污染。
传统气锁间的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就是将进气机构、排气机构和互锁门集成在一起并通过控制器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控制,与现有的洁净室结构大致相同,只能起到普通的缓冲作用,当人员或物料进入气锁间时,部分细菌、微生物就会不可避免的被携带进入到气锁间内,由于缺少足够的净化能力,所以极有可能造成下一个区间的污染。随着制药等高洁净度要求行业的发展,洁净室对细菌、微生物的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气锁间已无法满足更高洁净等级的制药等行业工艺流程中洁净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长期保持高洁净度的具有内循环净化和消毒功能的气锁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内循环净化和消毒功能的气锁间,包括气锁室、进气管、进气阀、排气管、排气阀和控制器,所述进气阀安装在所述进气管上,所述排气阀安装在所述排气管上,所述气锁室的不同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锁门和第二气锁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进气阀的控制输入端、所述排气阀的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一气锁门的控制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气锁门的控制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气锁间还包括送风箱体、初效过滤器、送风机、高效过滤器、回风管和自循环阀,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所述送风箱体的入口连接,所述初效过滤器和所述送风机依次置于所述送风箱体内,所述送风箱体的出口与所述高效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高效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气锁室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锁室的侧壁上靠近其进气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外接VHP消毒器的VHP消毒接口,所述回风管的入口与所述气锁室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回风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排气管的入口和所述送风箱体的入口连接,所述自循环阀安装于所述回风管的出口与所述送风箱体的入口之间的连接气管上,所述送风机的控制输入端和所述自循环阀的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输出端对应连接。这里的VHP即Vaporized Hydrogen Peroxide,是汽化双氧水或汽化过氧化氢的意思,VHP灭菌是利用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气体状态比液体状态更具杀灭细菌芽孢能力的优点,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的一种技术。
进一步,为了在必要时引入臭氧实现更好的灭菌杀毒效果,所述气锁间还包括高效送风箱,所述高效过滤器置于所述高效送风箱内,所述高效送风箱的箱壁上设有用于外接臭氧机的臭氧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净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净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8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服务系统的自动语音协同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读数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