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器具出入识别方法、装置及仓库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6727.0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3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邓飞;宋伟;潘德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伟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志健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具 出入 识别 方法 装置 仓库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器具出入识别方法、装置及库房管理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工器具领用任务,向读卡模块发送控制读卡信号,读卡模块开始连续读卡并同步时钟;接收RFID识别信息,所述RFID识别信息至少包括RFID信息、时间戳、天线号以及天线信号强度;基于时间戳和信号强度对RFID信息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的RFID信息和所述工器具领用任务,判定处理工器具的行为。其中装置包括UHF读卡模块;天线接口;UHF读卡模块通过天线接口与多个天线连接;通信模块以及主控模块。本发明融合UHF RFID识别技术、通信技术及主控算法,实现了工器具库房管理中工器具的自动识别及领出库、归还库过程自动判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器具的库房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工器具出入识别方法、装置及仓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工器具库房管理中,工器具的领用归还采用人工管理,或者使用录入设备录入。工器具种类繁多,大小不同,极容易造成错漏、多拿、借还的混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工器具库房管理混乱的问题,提供一种工器具出入识别方法,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工器具出入识别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仓库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工器具出入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工器具领用任务,所述任务包括要领用的工器具的RFID信息;向读卡模块发送控制读卡信号,所述读卡模块开始连续读卡并同步时钟;接收所述读卡模块发送的RFID识别信息,所述RFID识别信息至少包括RFID信息、时间戳、天线号以及天线信号强度;基于时间戳和信号强度对RFID信息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的RFID信息和所述工器具领用任务,判定处理工器具的行为,其中所述工器具设置有RFID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读卡模块通过库内天线和/或库外天线读取的RFID信息;根据所述天线号判断对应的天线信号为库内天线或库外天线发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时间戳和信号强度对RFID信息进行排序后,比较当前的RFID识别信息与上一次读取的RFID识别信息,对同一工器具进行位置变化判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位置变化判断包括:确定该工器具的RFID识别信息中的第一时间戳时间先于第二时间戳;确定该工器具的RFID识别信息中的天线信号强弱发生变化,前后信号强度差值大于设定阈值;确定天线信号强弱发生变化的天线号;根据所述天线号确定对应的库内天线和/或库外天线;确定该工器具由库内领取到库外或由库外归还到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排序后的RFID信息和所述工器具领用任务,判定处理工器具的行为包括:确定读取到的RFID信息不包含在所述工器具领用任务中,判定该工器具被错误领取或归还,进行告警记录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工器具处理行为的判定结果上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工器具出入识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UHF读卡模块,用于读取工器具上的RFID信息;天线接口,用于连接多个天线;所述UHF读卡模块通过所述天线接口与所述多个天线连接,所述UHF读卡模块通过所述多个天线识别RFID信息;通信模块;以及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储存在所述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施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工器具出入识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UHF读卡模块读卡速度不小于500次每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天线是圆极化天线,各天线的覆盖区域不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伟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伟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