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04525.6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帆;张娴;田培培;丁洁;田静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治理 人工 湿地 修复 方法 | ||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面源污染处修建人工湿地修复系统,所述人工湿地修复系统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生态河道、人工湿地、生态池;所述生态河道是在面源污染处因地制宜进行工程改造而成,面源污染水体汇入所述生态河道首端,所述生态河道的河道宽度为5‑15m并且断面为梯形;所述生态河道两岸种植有芦苇用于加固生态河道的护岸,所述生态河道中设置石块。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方法简单,通过在面源污染处修建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建设成本低,不需要能耗,运行成本低,对生态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们生活与生产的物质基础,人们自古依水而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于水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愈加突出,例如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又称非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溶解的以及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相对点源污染而言,面源污染主要由地表的土壤泥沙颗粒、氮磷等营养物质、农药等有害物质、秸秆农膜等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水产养殖饵料药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形式进入水体环境所造成,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潜伏性、累积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难度大。
人工湿地这类生态治理方法相比河流的面源污染水其他治理方式有着诸多优点,其具有建设成本低、不需要能耗、运行成本低、对生态环境友好、容易开发等特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水力停留时间长、参数混杂难以优化、除污机理复杂、很多生物与化学过程至今尚未完全弄清原理或存在着争议、难以管理等,从而直接影响长期运行寿命。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为人工湿地在面源污染水治理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CN201810022938.1公开了一种近岸海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目的是改善红树林在近岸海域的成活率,从而改善近岸海域湿地的生态状态,通用性不强,难以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方法简单,通过在面源污染处修建人工湿地修复系统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建设成本低,不需要能耗,运行成本低,对生态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面源污染处修建人工湿地修复系统,所述人工湿地修复系统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生态河道、人工湿地、生态池;所述生态河道是在面源污染处因地制宜进行工程改造而成,面源污染水体汇入所述生态河道首端,所述生态河道的河道宽度为5-15m并且断面为梯形;所述生态河道两岸种植有芦苇用于加固生态河道的护岸,所述生态河道中设置石块;在所述人工湿地入口和生态河道末端连接处设置有沉淀池,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包括卵石、人工碎石、 植被土与厚粗砂;所述人工湿地出口处设置所述生态池,所述生态池末端设置溢流堰,所述生态池中并列设置有 8 块湿式有框式生态浮床,所述湿式有框式生态浮床的连接扣与铁丝连接并且通过铁丝牵拉固定在生态池岸边桩子上,所述湿式有框式生态浮床中种植有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04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极的连续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多功能高效蒸粮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