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时空-频率信息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7132.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光;段亚轩;达争尚;张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11/00 | 分类号: | G01J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史晓丽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 脉冲 激光 远场焦斑 时空 频率 信息 获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时空‑频率信息的获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透射式放大成像系统的色差会导致放大成像的远场焦斑相对于靶点位置的远场焦斑分布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取被测超短脉冲激光焦面位置处、至少一个正离焦位置处、至少一个负离焦位置处的干涉图像;再采用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对每一个干涉图像分别处理得到相应的焦斑强度空间‑频率信息;基于获得的所有焦斑强度空间‑频率信息,通过相位恢复技术重构被测超短脉冲激光中每个频率下的远场焦斑空间相位二维信息;最后根据频率的大小顺序对获得的所有远场焦斑空间相位二维信息进行重构,获取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相位的时空‑频率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时空-频率信息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超短脉冲激光具有宽光谱特性,因此光束在传输过程中经过装置中的多件透射元件(特别是透镜元件),会产生较大的色差。这种色差会使靶点的激光远场焦斑扩大到数倍衍射极限,这对于追求近衍射极限的激光焦斑很不利,同时残余色差的引入也降低了远场焦斑的会聚能力。对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的精确测量是深入开展精密物理实验的前提,通过准确的测量结果形成对光束的进一步优化,从而逐步形成利于物理实验的最佳远场焦斑。因此,远场焦斑分布的精密诊断对于超短脉冲激光装置的性能优化、最终性能参数的评判,以及高功率物理实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在靶球内利用反射式抛物面镜将光束会聚到靶点,然后通过透射式放大成像系统对靶点位置的远场焦斑进行直接放大成像测量。这种方法的缺点为:透射式放大成像系统的色差会导致放大成像的远场焦斑相对于靶点位置的远场焦斑分布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透射式放大成像系统的色差会导致放大成像的远场焦斑相对于靶点位置的远场焦斑分布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时空-频率信息的获取方法。由于部分相干光源的光谱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途中也会发生改变,有时改变还相当可观,所以首先通过干涉光谱成像技术获取焦斑的光谱信息,然后再通过高分辨快收敛相位恢复技术反演获取超短脉冲激光多维时空分辨的远场焦斑信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时空-频率信息的获取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取被测超短脉冲激光焦面位置处、至少一个正离焦位置处、至少一个负离焦位置处的干涉图像;
步骤2)采用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对每一个干涉图像分别处理得到相应的焦斑强度空间-频率信息;
步骤3)基于获得的所有焦斑强度空间-频率信息,通过相位恢复技术重构被测超短脉冲激光中每个频率下的远场焦斑空间相位二维信息;
步骤4)根据所述频率的大小顺序对获得的所有远场焦斑空间相位二维信息进行重构,获取超短脉冲激光远场焦斑相位的时空-频率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为:
采用卷积法对获取的干涉图像进行相位修正,消除干涉图像的相位误差,再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获取焦斑强度空间-频率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干涉成像光谱仪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干涉仪和CCD;
所述干涉仪用于获取超短脉冲激光的干涉条纹;
所述CCD用于对获取的干涉条纹进行成像获取干涉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干涉仪包括分束镜、反射镜以及相移器;
所述分束镜将被测超短脉冲激光进行分束形成反射光和透射光;
所述反射镜和相移器分别设置于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