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5413.1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严政杰;肖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3/04 | 分类号: | B61L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轨 线路 轨枕 道床 健康 维护 异物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涉及铁路机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和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平台的左右两端下方均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承压盘、螺纹套、螺纹柱、衔接轴、轴承套和摇臂,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衔接轴的中部设置有轴承套,所述调节机构远离传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轮组机构,该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改良后的设备不仅可以通过轮组半径的改变来改变移动速度,还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宽度的铁轨结构,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在电气化铁道或自动闭塞区段,钢轨还可兼做轨道电路之用,轨枕又称枕木,也是铁路配件的一种,只不过现在所用材料不仅仅是木材,因此叫轨枕更加科学,别看轨枕的模样单调划一,貌不惊人,它的作用可不小,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
但是现有的铁路线路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在对道床内部的异物检测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其操作方式较为危险,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不够方便快捷,大大影响了检测的工作效率,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铁路线路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在对道床内部的异物检测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其操作方式较为危险,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不够方便快捷,大大影响了检测的工作效率,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铁轨线路轨枕及道床健康维护用异物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和调节机构,所述安装平台的左右两端下方均设置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承压盘、螺纹套、螺纹柱、衔接轴、轴承套和摇臂,且承压盘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左端设置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的中部设置有轴承套,且衔接轴的做单设置有摇臂,所述调节机构远离传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轮组机构。
可选的,所述安装平台包括水平基面、上层基面、橡胶垫、安装基面、固定铆钉、螺纹孔和连接螺丝,所述水平基面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螺丝,且水平基面的下方设置有上层基面,所述上层基面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铆钉,且上层基面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基面,且安装基面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水平基面的下表面与上层基面的上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水平基面、上层基面、橡胶垫和安装基面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并且螺纹孔等距分布于安装基面的下端内部。
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撑座、固定套、固定轴承、转轴和衔接盘,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衔接盘。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与固定套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套和固定轴承各自之间均关于转轴的中心线相对称,并且转轴通过固定轴承构成旋转结构。
可选的,所述承压盘的中轴线与转轴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承压盘与衔接盘之间紧密贴合。
可选的,所述螺纹套贯穿于承压盘的内部,且螺纹柱贯穿于螺纹套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5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