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9364.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叶超;赵成龙;张秀奎;李娜;王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固态 电解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非含氧类聚合物基质、氧化物电解质、含氟类有机锂盐和腈类化合物,非含氧类聚合物基质的含量为50~60%,氧化物电解质的含量为5~30%,含氟类有机锂盐的含量为10~30%,腈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25%。依次将原料加入到含氮类有机溶剂中,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的悬浮胶液,用流延法浇铸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成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本发明提高了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同时提高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室温离子导电率高、电化学窗口宽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正负极和固体电解质,不含任何液体,所有材料都是由固态材料组成的储能器件。相对于液态锂电池而言,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储能装置,符合数码、动力和储能领域对电池发展的要求,是未来锂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从成分上主要可以分为聚合物类、氧化物类和硫化物类。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优异,加工性能较好,但是在大气环境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剧毒气体,因此生产过程需要在保护气氛中进行,增加了生产成本;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虽然离子导电能力高、电压窗口宽,但是其存在脆性大、可加工性不足;聚合物类电解质加工性能好,界面阻抗相对较低,但是聚合物电解质离子导电能力差、电压窗口窄、力学性能低以及难以抑制锂枝晶生长。最重要的一点是,常见的聚合物电解质是以链段运动来进行导锂的,这就导致离子电导率很低。例如以聚氧化乙烯(PEO)为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仅有10-6S/cm,由于在较低温度下,PEO结晶度相比较高,锂盐的解离能力和链段运动较差,且电压超过4V会造成PEO的分解,不能与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富锂锰基等高电压正极材料匹配使用。
在聚合物中引入添加物,可以提高聚合物基质的离子电导率。例如,中国发明申请CN108598564A公开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聚合物基质、聚合物纳米粒子、无机氧化物添加剂与锂盐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在溶有锂盐、无机氧化物添加剂、苯乙烯单体、链转移剂和引发剂的聚合物基质中,使用聚合诱导自组装法,在聚合物基质中原位合成聚合物纳米粒子,从而得到聚合物电解质。该方法获得的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1.92×10-4S/cm。但为了满足应用需要,要求进一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性能稳定、室温离子电导率高的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同时提供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包括非含氧类聚合物基质、氧化物电解质、含氟类有机锂盐和腈类化合物,以上述物质的总质量为100%计,非含氧类聚合物基质的含量为50~60%,氧化物电解质的含量为5~30%,含氟类有机锂盐的含量为10~30%,腈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0~2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非含氧类聚合物基质选自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氧化物电解质的化学通式为Li7-3x+y-zAxLa3-yByZr2-zCzO12,其中A为Ga或Al中的一种或两种;B为Ca、Ba或Ce中的一种或几种;C为Ta、Nb、Ge、W、Zr、Sn、Sb中的一种或几种;0≤x≤0.3,0≤y≤2,0≤z≤0.6。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氧化物电解质的粒径D90为40~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未经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版本更新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