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空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向风路机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313.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铭锴;林晓宁;何庆峰;于秀丽;黄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20;H02K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直冷双馈 风力发电机 轴向 机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空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向风路机座,包括箱体和筒体,所述箱体由出风箱和进风箱组成,所述出风箱和进风箱固定在筒体两端,出风箱、筒体、进风箱内部构成一个贯穿的圆柱空腔;所述进风箱顶端设有进风口,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座,与固定在筒体内腔的定、转子线圈进行热交换,沿轴向方向经过铁芯后,从出风箱顶端的出风口排出完成冷却,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减轻整机重量,提升了机座的整体支撑强度并降低了两端箱体内的空腔体积,降低了涡流形成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馈风力发电机领域,涉及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机座,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向风路机座。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空气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一般采用自通风(IC616) 或强迫通风(IC26)的冷却方式,其外装式冷却器(图1中方框内的部分) 为适配电机本体,通常是与机座大小相当的空气直冷风包或冷却风机。机座(图1中外装式冷却器下方的部分)通常为箱体框架结构,两侧为钢板,铁芯底部为侧板和底板构成的方形结构。工作时,白色箭头代表的冷空气从冷却器进入机座的两端,与铁芯完成热交换后,黑色箭头代表的热空气从机座中间沿径向通风槽(图中未画出)排出冷却器完成冷却。由于风路所限,定子铁芯下方温升要明显高于上方,该过程中会在铁芯下方空间形成涡流,从而降低热交换效率,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空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向风路机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空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向风路机座,包括箱体和筒体,所述箱体由出风箱和进风箱组成,所述出风箱和进风箱均包括箱体端板、箱体底板、箱体侧板和箱体幅板,所述筒体两端固定在两侧箱体幅板上,出风箱、筒体、进风箱内部构成一个贯穿的圆柱空腔;所述进风箱顶端设有进风口,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机座,与固定在筒体内腔的定、转子线圈进行热交换,从出风箱顶端的出风口排出完成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下方设有支撑筋,所述箱体侧板与箱体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地脚,地脚上有固定孔,所述支撑筋与地脚和箱体幅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侧板的顶端和底端以及箱体底板的两端均为折弯结构,所述地脚的水平位置高于箱体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弯结构包括U型、Y型、或Z型。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设有至少两根方管,所述方管一端连接箱体端板,另一端连接箱体幅板,箱体端板上设置有耳板。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处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有与方管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侧板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上安装有窗口盖板,所述观察窗对侧的箱体侧板上有接线窗。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盖板与观察窗可拆卸连接,窗口盖板上有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表面圆周方向分布有对称的通孔,每个通孔有配套的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螺纹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于空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向风路机座,采用箱体-筒体 -箱体的结构使其风路从现有技术中的“两端进中间出”改为“左进右出”,避免了气流“两端进中间出”在铁心两侧底角形成涡流,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这种结构将冷却风机和出风筒分别安装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上方,不需要像传统风机冷却器一样整个盖在机座顶部,可以省去冷却器原本位于铁心上方的壳体重量,减轻整机重量。
筒体表面的通孔和箱体侧板设置的观察窗便于维护时清洁轴向风路端部风口,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