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源化抗鼠疫耶尔森菌抗原F1的抗体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6195.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朱进;周婷婷;林红;杨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6/12 | 分类号: | C07K16/12;C12N15/13;A61K39/4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源化抗 鼠疫 耶尔森菌 抗原 f1 抗体 应用 | ||
人源化抗鼠疫耶尔森菌抗原F1的抗体及应用,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1核苷酸序列和SEQ ID NO:2氨基酸序列,其中轻链超变区序列具有SEQ ID NO:3、SEQ ID NO:4和SEQ ID NO:5;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6核苷酸序列和SEQ ID NO:7氨基酸序列,重链超变区具有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该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鼠疫耶尔森菌抗原(F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炭疽单抗的基因、基因编码的多肽、鼠源单抗及人鼠嵌合抗体制备技术,以及所述基因和多肽在制备炭疽治疗、预防性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历史上曾导致上亿人死亡。人感染鼠疫主要是由于与患病的啮齿类动物接触或者被感染的跳蚤叮咬后,可罹患腺鼠疫,腺鼠疫可发展为鼠疫败血症或继发性肺鼠疫,往往造成人间鼠疫流行。近年来,鼠疫主要在中国、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的一些地区流行。尽管目前鼠疫的发病率较低,但存在于自然界动物宿主体内的鼠疫耶尔森菌经常引起小范围的鼠疫暴发。因此为了避免大范围的鼠疫暴发,需要全方位、多重的有效手段来控制鼠疫。
目前,人类鼠疫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疫苗必须在暴露前一定时间内进行接种,一般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起作用,大量的抗生素可用来治疗鼠疫患者,控制疾病的蔓延,鼠疫耶尔森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低,但目前已经在马达加斯加岛分离到通过转移质粒获得多重耐药性的鼠疫耶尔森菌,并且抗生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能持续使用。由于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的缺点和局限性,具有快速、特异等优点的免疫学治疗备受关注。
已有研究表明,针对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单抗)或多克隆抗体能抵抗该菌皮下、鼻内或者气溶胶攻击,如F1鼠源单抗F1-04-A-G1在腺鼠疫和肺鼠疫小鼠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由于鼠疫致死性高、发病少,故新型鼠疫疫苗在研发过程中的有效性需要以“动物法则”的方式证明,通过疫苗免疫的人血清在动物体内抵抗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的被动保护效果来判断其有效性。抗鼠疫耶尔森菌F1单抗的小鼠被动免疫保护试验,既是抗抵抗鼠疫感染的有效性证明,又是“动物法则”得以运用的依据和方法性证明。
课题组前期以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鼠源单抗4C6被动免疫小鼠后发现,在受到鼠疫强毒菌攻击时,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该结果也提示我们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一种方便、快速而有效的鼠疫治疗手段,为将来开发单克隆抗体治疗鼠疫提供了有力证据。因此为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开发人源化抗鼠疫耶尔森菌F1抗体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源化抗鼠疫耶尔森菌抗原F1的抗体及应用,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筛选到了对鼠疫抗原F1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并获取了赋予所述抗体异特性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并对所述抗体的重链和轻链恒定区进行了人源化改造,最终获得了具有特异的抗原结合性、优异的毒素中和活性以及良好的动物保护功能。
技术方案:一种抗F1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编码所述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的核酸,上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6所示的DNA序列,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DNA序列。
编码上述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的超变区,所述轻链超变区具有SEQ ID NO:3、SEQ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重链超变区具有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上述单克隆抗体在制备诊断和治疗鼠疫抗体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