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894.6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进;包斯嘉;吴蓓蓓;张军军;陈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8 | 分类号: | H02J3/48;H02J3/50;H02S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故障 穿越 性能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
对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进行故障穿越测试,得到故障穿越响应特性;
基于所述故障穿越响应特性确定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是否通过故障穿越性能测试;
其中,所述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的拓扑结构和实物光伏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构建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包括:
基于实际光伏逆变器中的实际功率电路的拓扑结构,在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上搭建与实际功率电路拓扑结构一致的虚拟功率电路;
对虚拟功率电路进行功率性能测试,得到功率响应曲线;
对所述功率响应曲线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基于一致性检验结果确定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虚拟功率电路进行功率性能测试,得到功率响应曲线,包括:
基于预设的有功功率基准值,按照预设的光伏逆变器有功功率曲线对实际功率电路和虚拟功率电路分别进行有功功率性能测试,得到实际功率电路和虚拟功率电路各自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
基于预设的无功功率基准值,按照预设的光伏逆变器无功功率曲线对实际功率电路和虚拟功率电路分别进行无功功率性能测试,得到实际功率电路和虚拟功率电路各自的无功功率响应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功率响应曲线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基于一致性检验结果确定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包括:
将虚拟功率电路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和无功功率响应曲线与实际功率电路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和无功功率响应曲线分别进行对比:若虚拟功率电路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与实际功率电路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不超过预设的有功功率误差,且虚拟功率电路的无功功率响应曲线与实际功率电路的无功功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不超过预设的无功功率误差,确定所述功率响应曲线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基于实际功率电路的参数调整虚拟功率电路的参数,得到有功功率响应曲线与实际功率电路的有功功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不超过预设的有功功率误差且无功功率响应曲线与实际功率电路的无功功率响应曲线之间的误差不超过预设的无功功率误差的虚拟功率电路;
基于虚拟功率电路和实际控制器,得到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进行故障穿越测试,得到故障穿越响应特性,包括:
基于预先构建的高电压穿越测试模型对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进行高电压故障穿越测试,得到高电压故障穿越响应特性;
基于预先构建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模型对半实物光伏逆变器模型进行低电压故障穿越测试,得到低电压故障穿越响应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电压穿越测试模型包括并联开关S1、限流电抗器X1、串联开关S2和短路电抗器X2;
所述并联开关S1与限流电抗器X1并联后,一端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另一端与电网连接,所述短路电抗器X2一端通过串联开关S2连接到光伏逆变器与限流电抗器X1之间的电压跌落点A,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逆变器故障穿越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压穿越测试模型包括并联开关S3、限流电感L、串联开关S4、阻尼电容C和阻尼电阻R;
所述并联开关S3与限流电感L并联后,与光伏逆变器连接,另一端与电网连接,所述阻尼电容C和阻尼电阻R串联后,一端通过串联开关S4连接到光伏逆变器与限流电感L之间的电压升高点B,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8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作套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通过调制器切换中频的应急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