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11207.0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彩;吕欣;吕正勇;任贝;闵玉涛;朱湖地;苗竹;倪鑫鑫;徐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02 | 分类号: | C09K17/02;C09K17/06;C09K17/08;C09K17/10;B09C1/08;B09C1/00;E0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林聪源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场地 原位 修复 药剂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及施工方法,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包括:氧化剂和固化剂;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施工方法,包括:将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与污染土壤或含水层原位混匀;通过相耦合的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固化工艺对污染场地进行原位修复。本发明将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固化工艺进行耦合,以固化剂作为氧化剂的激活剂,减少药剂的用量,减少氧化后修复区域硫酸根的浓度,并实现对吸附在土壤或含水层颗粒上有机污染物的固化包封,防止原位化学氧化处理有机物的反弹;同时,所用氧化剂有利于固化反应,可以减少固化剂的投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及 施工方法,主要用于石油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含氯溶剂等有机物污染场 地,以及上述有机污染物与砷、铅、镉、铜、镍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的原 位修复。
背景技术
原位固化技术是指采用深层搅拌设备将固化剂与土壤混合,将土壤固化 为致密的固体,减少土壤中污染物的淋滤和迁移,从而实现对污染场地的修 复。原位固化技术可修复重金属污染场地,也可以修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 位固化技术在我国的多个重金属污染场地开展了应用,该技术可以将污染土 壤固化,降低土壤的渗透系数,从而阻止污染物的淋滤,但由于固化剂并不 能将污染物消除,目前主要在重金属污染场地中应用,很少在有机污染场地 中应用。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指采用原位注入设备、注入井、深层搅拌设备等将 氧化剂输入到地下,与土壤和地下水混合,氧化剂与污染物接触后将其氧化 降解,从而实现对污染场地的修复,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主要用于修复有机污 染场地。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已在我国多个有机污染场地中进行了中试研究或 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添加过量的氧化剂,使用的氧化剂以过硫酸盐、单 过硫酸氢盐为主,化学氧化过程中氧化剂分解产生硫酸根,这些硫酸根在场 地中富集,可能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氧化药剂一般只能将溶解在土壤溶液或地下水中的有机 污染物氧化降解,对于吸附在土壤或含水层颗粒上未溶解的有机污染物,一 般很难氧化,这也是部分有机污染场地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达标后又出现反 弹的主要原因。
我国对于有机污染场地,一般采用以总量降低为主的修复技术,比如热 脱附技术等。对于固化技术,属于风险管控技术,国内刚开始有风险管控方 面的政策,技术应用受限。目前,尚没有合适的施工工艺可以改善有机污染 场地原位化学氧化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 剂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包括:氧化剂和固化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化剂包括过硫酸盐、单过硫酸氢盐、 过碳酸盐、过氧化钙、过氧化镁、双氧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剂包括水泥、生石灰、熟石灰、粉 煤灰、轻烧氧化镁、硅灰、高炉渣粉末、电石泥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剂与氧化剂的重量比为2:1~10:1,固 化剂的添加量不小于污染土壤重量的8%。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施工方法,包括:
将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药剂与污染土壤或含水层原位混匀,所述污染场地 原位修复药剂包括氧化剂和固化剂;
通过相耦合的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固化工艺对污染场地进行原位修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工方法所需的原位搅拌设备包括高压 旋喷设备、水泥搅拌桩机和强力搅拌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工方法用于有机物污染场地和有机污 染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场地,其中,有机物包括石油烃、苯系物、多环芳 烃和含氯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重金属包括砷、铅、镉、铜和镍中的一 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1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