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氢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2783.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强;鲍威;阎文斌;王德新;王成林;刘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21/25;B03C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骆爱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氢气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领域,尤指一种高压氢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快速接口、减压阀、第一电磁阀、低压缓冲气罐、第二电磁阀、软管、精密流量计、第一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静电吸附颗粒物去除装置、第二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其中一个接口还依次连接光腔衰荡光谱仪、真空泵和气袋,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另一个接口与静电吸附颗粒物去除装置入口连通。本发明高压氢气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能够随时实现对加氢站或制氢厂需检测的高压氢气减压,然后再通过后续系统进行检测,通过汽车实现可移动式检测,而软管连接用于减压的部件使用方便快捷,现场检测实用性强,应用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领域,尤指一种高压氢气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随着氢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至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氢气主要用于氨和甲醇的合成,以及炼化产品的生产,约3%的氢气作为工业气体用于治金、钢铁、电子、建材、精细化工等行业的还原气、保护气、反应气等。
随着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氢能燃料电池车辆既具有传统燃油车辆的续能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又具有零碳排放优点,已逐渐成为氢能应用的一大领域。氢气作为氢能燃料电池的燃料,其品质的优劣会对氢能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节能协会发布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T/CECA-G0015—2017)中规定,最大颗粒物浓度为1mg/kg。由此可见,用于氢能燃料电池车的氢气的颗粒物浓度极低,并且需要采用重量法进行测试,测试时所需的氢气用量较大。
目前,用于氢气检测的装置都是与设备一体式设置或者体积较大无法轻易移动,使用不够方便快捷,并且一般也不会测量氢气中其他杂质的浓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氢气检测系统,实现可移动式检测,使用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应用更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氢气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快速接口、减压阀、第一电磁阀、低压缓冲气罐、第二电磁阀、软管、精密流量计、第一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静电吸附颗粒物去除装置、第二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其中一个接口还依次连接光腔衰荡光谱仪、真空泵和气袋,所述三通电磁阀的另一个接口与静电吸附颗粒物去除装置入口连通;其中,所述精密流量计、第一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静电吸附颗粒物去除装置、第二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三通电磁阀、光腔衰荡光谱仪、真空泵和气袋固定在车上,所述快速接口、减压阀、第一电磁阀、低压缓冲气罐、第二电磁阀通过软管与精密流量计固定,使其与车体可移动式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置在车上的控制装置,所述精密流量计、第一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静电吸附颗粒物去除装置、第二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三通电磁阀、光腔衰荡光谱仪、真空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低压缓冲气罐为0.2Mpa、20L的低压缓冲气罐。
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高压氢气检测系统的高压氢气检测方法,其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S1,从快速接口中注入氢气,通过减压阀将氢气进行减压,此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并且关闭第二电磁阀;
S2,待氢气充满低压缓冲罐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并且打开第二电磁阀;
S3,氢气经过软管进入到第一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检测此时氢气的颗粒物浓度,然后氢气经过静电吸附颗粒去除装置,通过静电吸附将颗粒物去除;
S4,氢气再经过第二非接触式激光颗粒物计数器,测量此时氢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是否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未经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2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