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加固装置的市政桥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36200.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飞;诸国强;谭渭枫;姚富洪;吴琼;张纬;黄建飞;王旗;姚佳宇;谭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立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固 装置 市政 桥梁 | ||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加固装置的市政桥梁,包括桥体和固定安装在桥体底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桥体一端固设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柱于桥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杆,支撑柱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加固杆一端铰接于放置槽内,另一端铰接在桥体底部,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联动两根加固杆反向转动。本发明具有能够对桥体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加固,降低桥体倾塌的概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加固装置的市政桥梁。
背景技术
高架桥,是一种市政桥梁,一般是指跨越深沟峡谷以代替高路堤的桥梁,以及在城市桥梁中跨越道路的桥梁;高架桥的建造能够对城市的车流进行分流,减缓城市交通的堵塞。
现有的高架桥(如图1所示)包括桥体1和固定安装在桥体1底部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远离桥体1一端固设在地面上;由于支撑柱2的存在会影响下方的道路,所以现有的支撑柱2通常采用设立于桥体1中部的单根支撑柱2,单根的支撑柱2能够减少对桥体1下方路面的影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桥体靠中部的单根支撑柱支撑,桥体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机构强度不高,当出现行驶在一侧的车辆超载或车辆集中在一侧行驶时,桥体容易出现倾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加固装置的市政桥梁,能够对桥体宽度方向的两侧进行加固,降低桥体倾塌的概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加固装置的市政桥梁,包括桥体和固定安装在桥体底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桥体一端固设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柱于桥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杆,支撑柱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加固杆一端铰接于放置槽内,另一端铰接在桥体底部,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联动两根加固杆反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对桥体具有加固作用,同时在桥体一侧受力过大发生倾塌时加固杆会朝向远离桥体方向转动,在联动组件的联动下另一端加固杆也会朝向远离桥体一端转动,拉动桥体朝向另一端移动,从而降低桥体倾塌的概率,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套设在其中一根加固杆上,所述第二齿圈套设在另一根加固杆上,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啮合,当一端加固杆受到力朝向背离桥体转动时,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传动下另一端加固杆与加固杆反向转动并朝向背离桥体方向运动,对桥体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减缓桥体倾塌甚至降低桥体倾塌的概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杆和第二联杆,所述第一联杆固设在其中一根加固杆上,所述第二联杆固设在另一根加固杆上,第二联杆有两根分别设置在第一联杆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联杆上开设有水平的腰形槽,所述第一联杆两侧固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转动并滑移于腰形槽内,铰接杆的转动方向和加固杆的转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端加固杆受到力朝向背离桥体转动时,第一联杆转动,第一联杆在第二联杆上滑移并转动,同时取得第二联杆转动,第二联杆转动带动另一端加固杆与加固杆反向转动并朝向背离桥体方向运动,对桥体施加向下的力,从而减缓桥体倾塌甚至降低桥体倾塌的概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于桥体宽度方向两侧贯穿支撑柱设置有开口,所述加固杆通过放置槽的开口处伸出支撑柱,所述放置槽的开口处安装有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立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立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6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