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包袋及生活用纸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6913.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华;朱记莲;王亚娟;蒋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16 | 分类号: | B65D33/16;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莉 |
地址: | 4321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袋 生活 用纸 | ||
本申请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包袋及生活用纸,中包袋包括容置部、封合部和过渡部,容置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容置侧面,以及连接于四个容置侧面的容置底面,容置部形成中空腔体,用于容纳容置物;封合部用于密封容置部;所述过渡部连接于所述封合部与所述四个容置侧面之间,包括四个过渡侧面,所述四个过渡侧面与所述封合部的一端连接,以形成封闭的所述中空腔体;其中,所述过渡部和/或所述容置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揭口部,所述揭口部可自该中包袋上揭起并脱离所述中包袋,以使得所述侧面上形成取物口,以便于从所述容置部中取出所述容置物。本申请的中包袋易形成取物口,取物口边缘整齐美观,可有效避免包装体过度撕裂。
技术领域
本申请使用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包袋及生活用纸。
背景技术
包装袋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可以用来保持内容物如纸张、食品、卫生用品等不受污染。现代生活随着人们安全卫生意识的日益提升,消费者在关注内容物品质的同时,也要求外包装更便捷更美观。
市场上将直接接触内容物的单包袋进行二次分装的中包袋形式非常常见,现有的中包袋,装入容置物后即进行封合处理,中包袋通常不设置开口,取出容置物时不易撕破,容置物取用不便,且撕口极不美观。
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中包袋在开口处设置密封条组件,但该种设计形式,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且该中包袋的内容物已包装有单包袋,不需要具有反复开闭功能的密封条形式开口,且单包袋本身具有防尘防水的作用,这种包装形式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也有部分中包袋在袋体上仅设置虚切线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撕开虚切线仍然比较费力,且容易使中包袋撕口过大甚至撕烂中包袋。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包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使得中包袋易设置开口,且中包袋开口处不易被撕烂,同时提供了一种应用该中包袋的生活用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包袋,包括容置部、封合部和过渡部,容置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四个容置侧面,以及连接于四个容置侧面的容置底面,容置部形成中空腔体,用于容纳容置物;封合部用于密封容置部;过渡部连接于封合部与四个容置侧面之间,包括四个过渡侧面,四个过渡侧面与封合部的一端连接,以形成封闭的中空腔体;其中,过渡部和/或容置部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揭口部,揭口部可自该中包袋上揭起并脱离中包袋,以使得侧面上形成取物口,以便于从容置部中取出容置物。
其中,揭口部为过渡部和/或容置部的一部分,揭口部与过渡部和/或容置部之间连接有拆裂线,拆裂线包括间隔设置的贯穿部,相邻的两个贯穿部之间设置实体部。
进一步的,揭口部的至少一侧与过渡部和/或容置部之间的拆裂线包括第一子拆裂线和第二子拆裂线,第一子拆裂线靠近过渡部和/或容置部一侧,第二子拆裂线靠近揭口部一侧;第一子拆裂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子贯穿部和第一子实体部;第二子拆裂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子贯穿部和第二子实体部;第一子贯穿部和第二子贯穿部交错设置,相邻的第一子贯穿部和第二子贯穿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第一子贯穿部相邻的第一子实体部的长度,或/和,相邻的第一子贯穿部和第二子贯穿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与第二子贯穿部相邻的第二子实体部的长度。
优选地,相邻的第一子贯穿部和第二子贯穿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与第一子贯穿部相连的第一子实体部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或/和,相邻的第一子贯穿部和第二子贯穿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与第二子贯穿部相邻的第二子实体部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其中,揭口部包括具有预定宽度的条状结构,揭口部的一侧与过渡部和/或容置部之间的拆裂线为直线形、弧线形、波浪形或折线形。
作为优选方案,拆裂线上的贯穿部的长度占拆裂线的比例不低于60%。
作为其中一优选方案,波浪形的拆裂线的波峰和波谷设置第一实体部,波峰和波谷之间设置间隔的贯穿部和第二实体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湖北)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