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热泵-相变储能材料食物保温蜂巢柜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0219.8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袁艳平;周锦志;余南阳;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25D3/00;F25D19/00;F25D29/00;F25B29/00;F25B41/04;F25B49/02;H02S20/20;F24S25/33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相变 材料 食物 保温 蜂巢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太阳能热泵-相变储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食物保温蜂巢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遮阳棚(1)、太阳能蓄电池(25)、太阳能逆变系统(26)、蒸发器冷室(4)、冷凝器热室(12);蒸发器冷室(4)和冷凝器热室(12)之间设有压缩机(9)、辅助风冷换热器(10)、电子膨胀阀(11);
所述光伏遮阳棚(1)包括光伏模块(2)和遮阳棚(3),光伏模块(2)平铺于遮阳棚(3)顶面,光伏模块(2)与太阳能逆变系统(26)并联接入太阳能蓄电池(25),太阳能蓄电池(25)分别连接压缩机(9)和辅助风冷换热器(10);
蒸发器冷室(4)包括最外层的冷室保温层(5)、最内层的低温储存柜(8),冷室保温层(5)和低温储存柜(8)之间设置低温相变层(6);低温储存柜(8)为蜂巢状密闭空间;热泵蒸发器(7)的换热管路穿插于低温相变层(6)内;
冷凝器热室(12)由外到内依次为热室保温层(13)、高温相变层(14)、高温储存柜(16),热泵冷凝器(15)的换热管路穿插于高温相变层(14)内;
风冷换热器(10)的上端口通过管路和阀门分别连通热泵蒸发器(7)的出口和热泵冷凝器(15)的进口,而风冷换热器(10)下端口通过管路和阀门分别连通热泵蒸发器(7)的进口和热泵冷凝器(15)的出口,热泵蒸发器(7)的进口通过管路和阀门连通电子膨胀阀(11)的出口、热泵蒸发器(7)的出口通过管路和阀门连通压缩机(9)的进口,热泵冷凝器(15)的进口通过管路和阀门连通压缩机(9)的出口,热泵冷凝器(15)的出口通过管路和阀门连通电子膨胀阀(11)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泵-相变储能材料食物保温蜂巢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相变层(6)采用硫酸钠水合盐体系相变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配方为:75.5%Na2SO4·10H2O、3%硼砂、1.25%PAAS、16%NH4Cl、4%KCl、0.25%去离子水,相变温度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泵-相变储能材料食物保温蜂巢柜,其特征在于:高温相变层(14)采用无机相变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配方为:27%六水氯化钙、23%六水氯化锶、7.5%马来酸酐、6.5%甲酸钠、7.5%氯化钠、3.5%过硫酸钾、25%水,相变温度4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泵-相变储能材料食物保温蜂巢柜,其特征在于:热泵蒸发器(7)的出口经热泵蒸发器出口阀门(17)连通至压缩机(9)的进口,辅助风冷换热器(10)的上端口经辅助风冷换热器-蒸发出口阀门(18)连接至压缩机(9)的进口,压缩机(9)的出口经热泵冷凝器进口阀门(22)连接至热泵冷凝器(15)的进口,压缩机(9)的出口经辅助风冷换热器-冷凝进口阀门(21)连接至辅助风冷换热器(10)的上端口,风冷换热器(10)的下端口依次经辅助风冷换热器-冷凝出口阀门(23)、电子膨胀阀(11)、热泵蒸发器进口阀门(19)连接至热泵蒸发器(7)的进口,热泵冷凝器(15)的出口依次经热泵冷凝器出口阀门(24)、电子膨胀阀(11)、热泵蒸发器进口阀门(19)连接至热泵蒸发器(7)的进口;热泵冷凝器(15)的出口依次经热泵冷凝器出口阀门(24)、电子膨胀阀(11)、辅助风冷换热器-蒸发进口阀门(20)进入辅助风冷换热器(10)的下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泵-相变储能材料食物保温蜂巢柜,其特征在于:市电输入端(27)与太阳能逆变系统(26)电连接,为压缩机(9)和辅助风冷换热器(10)供电。
6.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蜂巢柜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普通模式、环境辅助供热模式、环境辅助散热模式:
普通模式下,热泵蒸发器出口阀门(17),热泵蒸发器进口阀门(19),热泵冷凝器进口阀门(22),热泵冷凝器出口阀门(24)开启,辅助风冷换热器-蒸发出口阀门(18),辅助风冷换热器-蒸发进口阀门(20),辅助风冷换热器-冷凝进口阀门(21),辅助风冷换热器-冷凝出口阀门(23)关闭;热泵蒸发器(7)内部液态冷媒经低温蒸发吸收低温相变层(6)的热量,液态冷媒相变为气态,而液态低温相变层(6)放热相变为固态并以潜热形式储存冷量,气态冷媒经过压缩机(9)升压升温后,在热泵冷凝器(15)内部冷凝放热,高温相变层(14)吸收热量后由固态相变为液态以潜热形式储存热能,冷凝后的高温高压液态冷媒经过电子膨胀阀(11)后等焓变为低压低温两相流流体,进入热泵蒸发器(7)后继续吸收热量,完成一个热传递循环过程;
当冷室保温层(5)内部温度达到预设值,而冷凝器热室(12)未达到预设值时,启动环境辅助供热模式:辅助风冷换热器-蒸发出口阀门(18),辅助风冷换热器-蒸发进口阀门(20),热泵冷凝器进口阀门(22),热泵冷凝器出口阀门(24)开启,热泵蒸发器出口阀门(17),热泵蒸发器进口阀门(19),辅助风冷换热器-冷凝进口阀门(21),辅助风冷换热器-冷凝出口阀门(23)关闭;辅助风冷换热器(10)内部的冷媒蒸发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经过压缩机(9)后进入热泵冷凝器(15)并将热量传递给高温相变层(14),液态冷媒再经过电子膨胀阀(11)后重新进入辅助风冷换热器(10),完成热泵将热量从环境空气到高温相变层(14)的传递;
当冷凝器热室(12)内部温度达到预设值,而冷室保温层(5)未达到预设值时,启动环境辅助散热模式:热泵蒸发器(7)内部液态冷媒经低温蒸发吸收低温相变层(6)的热量,经过压缩机(9)后进入辅助风冷换热器(10)内部,气态冷媒冷凝将热量散于环境空气中,液态冷媒再经过电子膨胀阀(11)后重新进入热泵蒸发器(7),完成热泵将热量从热泵蒸发器(7)到环境空气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2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