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顺式HFO-1234ze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1000.7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权恒道;张迪;张建君;刘瑶瑶;刘冬鹏;秦胜;欧阳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中蓝化工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358 | 分类号: | C07C17/358;C07C21/18;C07C17/383;B01J21/04;B01J32/00;B01J23/58;B01J23/7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顺式 hfo 1234 ze 生产工艺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顺式HFO‑1234ze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式HFO‑1234ze气相异构化得到含有顺式HFO‑1234ze的反应产物,反应产物中副产物氟化氢的含量低于50ppm;(2)将反应产物通过吸附剂吸附除去副产物氟化氢;(3)将顺式HFO‑1234ze从未反应的反式HFO‑1234ze中分离获得产品。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器、吸附器、干燥器、脱轻组分塔、脱原料塔、粗分塔以及产品塔。本发明原料利用率达到100%,可以获得纯度99.9%以上顺式HFO‑1234ze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氟有机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顺式HFO-1234ze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全球变暖的担忧日益增加,以及相关的可能的不良气候影响,导致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考虑到大多数氢氟碳化合物(HFC)相对较高的全球变暖潜能(GWP),不同国家正在采取多项行动来减少这些流体的使用。例如,欧盟最近的F-Gas法规指定了从2020年开始几乎所有空调和制冷机中用作工作流体的制冷剂的强制GWP值。现今使用的一些GWP值超过150的制冷工质将被逐渐取代。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几种类型的可能的替代候选物,包括合成的和天然的。在合成选择中,氢氟烯烃(HFO)是迄今为止最有前途的选择。
第四代HFO系列制冷工质,如顺式1,3,3,3-四氟丙烯(cis-HFO-1234ze,CF3CH=CHF)具有分子内的碳-碳之间的双键结构,因其和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性较高,故全球变暖潜能(GWP)极小,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较小,而且具有难燃型、无毒性。顺式1,3,3,3-四氟丙烯的ODP值为0,GWP100值<1,大气寿命只有9天,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替代工质之一,在制冷循环、热泵以及有机朗肯循环(ORC)中应用前景较好。
近几年,有关HFO-1234ze的合成研究多是得到反式HFO-1234ze、顺式HFO-1234ze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为主,并将其中的顺式HFO-1234ze异构化为反式HFO-1234ze。
霍尼韦尔已经宣布实现了HFO-1234ze的量产,得到了可用于气雾推进剂、发泡剂和制冷剂的低全球变暖潜值(GWP)材料,具有节能、安全、不破坏臭氧层及极低全球变暖潜值的特点。霍尼韦尔申请的专利CN103483143A中公开了一种生产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包括:(a)脱氢氟化1,1,1,3,3-五氟丙烷以得到含有顺式-1,3,3,3-四氟丙烯、反式-1,3,3,3-四氟丙烯和氟化氢的产物;(b)任选地,从步骤(a)的产物中回收氟化氢;(c)将至少部分顺式-1,3,3,3-四氟丙烯异构化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和(d)回收反式-1,3,3,3-四氟丙烯。
基于以1,1,1,3,3-五氟丙烷为原料经气相脱氟化氢生成顺式、反式两种构型的HFO-1234ze,并进一步采用气相异构化将顺式HFO-1234ze转化为反式HFO-1234ze的反应,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申请的专利CN109718814A中公开了一种气相异构化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用低温超高活性、环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成为M/MgF2,其中基体MgF2为具有金红石相及纳米球形结构、比表面积大于120m2/g、500℃内抗烧结性能优越的高稳定性MgF2,活性组分M选自Co3+、Ni2+、Fe3+、Zn2+、La3+、Al3+、Ga3+、Mn4+、Cu2+中的一种或几种,M质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中蓝化工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中蓝化工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