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0672.3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常少英;胡安平;姚根顺;沈安江;鲁慧丽;曹鹏;郑剑锋;曹晓初;邵冠铭;陈娅娜;张豪;丁振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闫加贺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盐 岩层 岩溶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该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地震纯波数据和目的层的相对应时间构造层位数据;通过对地震纯波数据进行相对波阻抗反演,获得相对波阻抗;通过对地震纯波数据进行地层吸收因子计算,获得地层吸收因子数据体;构建相对波阻抗与地层吸收因子数据体的融合属性计算公式;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融合属性计算公式,获得优化后的融合属性;利用优化后的融合属性对储层进行预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受储层厚度以及干涉影响小,更适合油气检测,且能够有效识别油层,且烃检异常分布符合油气成藏规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不断深入、难度不断加大,由于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复杂性,造成碳酸盐岩原生孔隙有的被保存并得到后期扩溶,而有的原生孔隙被方解石胶结或泥质充填物充填,造成储层的破坏,因此,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过程中需要准确预测储层有效性,即储层的含流体性,从而使油田勘探开发能规避风险且进一步挖掘潜力。
目前储层地震储层预测包括叠前预测和叠后预测,叠前流体检测主要是基于弹性波理论、AVO理论利用测井资料和地震道集进行叠前流体参数反演,此类方法计算量大且耗时长,易受测井资料多少及品质、地震道集质量、低频模型和反演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叠后流体检测则主要基于“亮点”或吸收衰减理论,利用地震振幅或频率属性进行储层、流体检测,但由于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地震响应不仅受储层影响,而且受储层物性、厚度和干涉等非流体因素影响,因而常规单一地震属性流体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强多解性。
针对白云岩内幕层间岩溶呈成层性好、有效储层发育区地层吸收衰减现象明显的特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此方法计算量小且耗时短,更适合油田高效勘探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从而至少解决碳酸盐岩层间有效岩溶储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相应特征不明显,肉眼难以识别,利用常规稀疏脉冲反演方法易受相邻储层干涉影响,预测结果与钻井显示储层对应关系差,且有较强多解性等之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碳酸盐岩层间岩溶储层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地震纯波数据和目的层的相对应时间构造层位数据;
S102、通过对地震纯波数据进行相对波阻抗反演,获得相对波阻抗;
S103、通过对地震纯波数据进行地层吸收因子计算,获得地层吸收因子数据体;
S104、构建相对波阻抗与地层吸收因子数据体的融合属性计算公式;
S105、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融合属性计算公式,获得优化后的融合属性;
S106、利用优化后的融合属性对储层进行预测。
优选地,步骤S101还包括获取其他数据,所述其他数据包括测井声波、密度、电阻率、伽马和孔隙度数据。
优选地,步骤S102中所述通过对地震纯波数据进行相对波阻抗反演,获得相对波阻抗,具体为:
基于褶积模型,通过对地震纯波数据利用道积分进行相对波阻抗反演,得到相对波阻抗的计算公式如式I,根据式I计算获得相对波阻抗;
In I(t)==2∫S(t)dt I;
式I中,
S(t)表示地震信号;
I(t)表示相对波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