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液传动力包柴油机集成系统安装框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8007.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华;朱丹;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F15/04;B61C5/00;E01B31/17;F02B7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涂文诗;邓珂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传动 柴油机 集成 系统 安装 框架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分体式液传动力包柴油机集成系统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由多根相互平行的横梁以及垂直固定于各所述横梁的纵梁构成且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第一吊挂组件和/或第二吊挂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吊挂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第一吊挂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吊挂座上的第一减振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减振器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对所述第一减振器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吊挂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第二吊挂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吊挂座上的第二减振器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减振器上的第二安装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降低成本,方便后期使用中的维护及更换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液传动力包柴油机集成系统安装框架。
背景技术
高速打磨车为了施工组织灵活、控制作业成本,同时保证高速打磨的效果,所以采用动力分散形式,即将动力系统分散集成四个动力包单独控制,四个动力包两两布置与前后两辆车体下部。动力系统通过安装框架将各系统集成在一起,并由安装框架吊挂在车体下,因此安装框架是动力集成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但是其传统安装方式采用乘坐式安装结构,设备吊挂座直接焊接在安装框架上,则存在安装维护不方便且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在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特提出了一种分体式液传动力包柴油机集成系统安装框架。
一种分体式液传动力包柴油机集成系统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由多根相互平行的横梁以及垂直固定于各所述横梁的纵梁构成且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第一吊挂组件和/或第二吊挂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吊挂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第一吊挂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吊挂座上的第一减振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减振器上的第一安装座以及对所述第一减振器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吊挂组件至少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第二吊挂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吊挂座上的第二减振器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减振器上的第二安装座。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止挡以及限位止挡安装螺栓;所述限位止挡通过所述限位止挡安装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吊挂座上。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止挡具有对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形变量进行限位的限位面,以保证当第一减震器发生形变时不会超出额定范围。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止挡一端还具有第一限位结构,以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将所述限位止挡固定在第一吊挂座上的同时通过防止限位止挡安装螺栓承受剪切应力。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振器、第二减振器均采用弹性减振器。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挂座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减振器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中间螺栓安装于第一减振器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减振器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中间螺栓将第二减振器安装于第二吊挂座上。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挂座为钢板焊接结构,所述第一吊挂座通过筋板焊接固定在安装框架上;且所述第一吊挂座具有安装所述第一减振器的安装面。
可选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横梁为板焊箱型梁结构,所述纵梁为圆钢管材,所述第一吊挂组件设置于所述横梁上,第二吊挂组件设置于所述纵梁上。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分安装框架能够将分体式液传动力包柴油机系统中各系统零部件高度集成在一起,并采用分体式螺栓连接的吊挂结构即第一吊挂组件设和第二吊挂组件进行安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降低成本,方便后期使用中的维护及更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8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