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4145.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用座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儿童 约束 系统 儿童座椅 安全带 主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儿童正常乘坐在儿童座椅后,根据儿童约束系统记录且存储安全带零点位置、正常状态下安全带佩戴位置,儿童座椅根据汽车行驶状态自动选择对应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模式进行安全带主动式控制,具体包括汽车正常行驶控制模式、汽车主动刹车控制模式、汽车紧急加减速度控制模式、汽车并线辅助控制模式和汽车倒车雷达预警控制模式,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儿童的安全保护增加了一层主动式防护,又兼顾了车辆安全行驶中的儿童乘员舒适性,使儿童更加喜欢乘坐儿童座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座椅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市场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道路交通状况日渐严峻,用于汽车安全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车型都配备了主动刹车、倒车雷达、并线辅助等措施,上述的主/被动式安全性功能都能大大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性能。
但是,汽车对儿童乘客的安全考虑,还是单纯的在儿童机械座椅上,传统的儿童机械座椅乘坐舒适性能不佳。当前,儿童的乘车出行安全和乘坐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机械座椅,增加的儿童约束装置大都是儿童佩戴安全带后拉紧,正常情况下,儿童从坐上座椅上后,就一直处于被“绑定”状态,很多儿童不喜欢这种一直被“束缚”的方式,导致不喜欢乘坐儿童座椅,为行驶中的儿童乘员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在上述主/被动式安全性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用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带主动式预警防护功能,提高儿童乘坐的舒适性,不再被安全带“捆绑”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如何在上述主/被动式安全性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用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安全带主动式预警防护功能,提高儿童乘坐的舒适性的问题。本发明的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儿童正常乘坐在儿童座椅后,根据儿童约束系统记录且存储儿童正常乘坐下的安全带零点位置、安全带正常佩戴位置,儿童座椅根据汽车行驶状态自动选择对应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模式进行安全带主动式控制,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儿童的安全保护增加了一层主动式防护,又兼顾了车辆安全行驶中的儿童乘员舒适性,使儿童更加喜欢乘坐儿童座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构建儿童约束系统,包括记录存储儿童处于危险状态下的安全带零点位置、正常状态下的安全带佩戴位置;
步骤(B),根据儿童约束系统配合汽车行驶状态,建立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模式,包括汽车正常行驶控制模式、汽车主动刹车控制模式、汽车紧急加减速度控制模式、汽车并线辅助控制模式和汽车倒车雷达预警控制模式;
步骤(C),儿童正常乘坐在儿童座椅后,根据儿童约束系统记录且存储儿童处于危险状态下乘坐下的安全带零点位置、正常状态下安全带佩戴位置,儿童座椅根据汽车行驶状态自动选择对应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模式进行安全带主动式控制。
前述的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步骤(A),所述安全带零点位置为儿童正常乘坐的情况下,在危险状态下安全带的收紧位置,该安全带零点位置是根据儿童自身体型调节且通过安全带上的压力传感器确定位置;所述正常状态下安全带佩戴位置为安全带到达安全带零点位置后电机回转为儿童正常乘坐的情况下,安全带和儿童自身存在特定的舒适距离。
前述的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所述电机回转的距离可调,该范围适用于新生儿-18KG的儿童。
前述的基于儿童约束系统的儿童座椅安全带主动式控制方法,步骤(B),所述汽车正常行驶控制模式为汽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安全带位于正常状态下安全带佩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用座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用座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