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9200.7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高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谦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内热 打孔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出针孔,壳体上设置有方便取放内热针的开合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内热针的针槽;壳体内的顶推板与内热针的尾端抵接,顶推板沿着设置于壳体的导轨上下移动,推动内热针扎入肌肉内;壳体内的弹发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顶端的能够将顶推板快速向下推进的弹簧和限制弹簧弹发的卡件;推进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顶端的正反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轴固接有螺纹丝杆,螺纹丝杆上连接有与螺纹丝杆螺纹配合并能沿丝杆上下移动的推动块,推动块推动顶推板向针孔移动。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扎针的智能化,能够快速刺破皮肤,减小病人疼痛,而且自动推进,扎针更加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热针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
背景技术
内热针治疗,也叫内热针肌肉打孔治疗,是一种治疗各种疾病造成的骨骼肌痉挛、挛缩、僵硬和变性的方法。它是根据肌筋膜痉挛变性缺血的程度和区域,通过用内热针在缺血的肌筋膜区,分片分次打多个贯穿骨骼肌的小孔造成创伤,并进行加热,以减轻痉挛变性肌肉的张力和无菌性炎症,促使骨骼肌再生和再血管化,从而使肌筋膜痉挛变性缺血情况得以改善,达到治疗目的。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对病人进行内热针94治疗时,先在皮肤91表面对治疗区域进行标记,然后用手将直径为1.1mm的内热针94一根根扎入肌肉92内,针头位置接近骨骼93处时,停止推进;然后将内热针94尾部与内热针94加热仪的加热导线进行连接;打开仪器,进行加热,内热针94扎入肌肉92的部分会保持在设定的恒温状态,对肌肉92进行治疗。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针头较粗,手工扎针时,在扎破皮肤时,病人感觉到强烈刺痛;二是遇到肌肉紧张的或肌肉厚的患者,进针阻力较大,较难推进;三是扎针的主要位置,依靠人为的解剖位置确定,感觉进针位置,针的走向和深度位置无法确定。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前两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其优点是实现扎针的智能化,能够快速刺破皮肤,减小病人疼痛,而且自动推进,扎针更加高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化内热针打孔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出针孔,壳体上设置有方便取放内热针的开合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内热针的针槽;壳体内的顶推板与内热针的尾端抵接,顶推板沿着设置于壳体的导轨上下移动,推动内热针扎入肌肉内;壳体内还设置有推动内热针快速刺破皮肤的弹发装置和稳定推进内热针在肌肉内推进的推进装置;弹发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顶端的能够将顶推板快速向下推进的弹簧和限制弹簧弹发的卡件,卡件伸出壳体外的部分为控制钮;推进装置包括设置于壳体顶端的正反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轴固接有螺纹丝杆,螺纹丝杆上连接有与螺纹丝杆螺纹配合并能沿丝杆上下移动的推动块,推动块推动顶推板向针孔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开合门,将内热针放入针槽内,尾端与顶推板抵接,关闭开合门,将打孔机置于针孔标记处;拨动壳体外的控制钮,弹簧向下弹出,推动顶推板向下,使得内热针快速穿出针孔,刺破皮肤,到达肌肉内;然后启动微型电机,螺杆带动推动块向下移动,推动块与顶推板抵接后,将顶推板向下推进,从而将内热针向肌肉深处推进;内热针接近骨骼时,关闭微型电机;打开开合门将内热针脱离,然后将顶推板和推动块复位,装入下一根内热针,重复上述步骤。通过该打孔机实现了扎针的智能化,具有能够快速刺破皮肤,减小病人疼痛,以及自动推进,扎针更加高效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壳体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竖向长条孔和横向长条孔,横向长条孔位于竖向长条孔的顶端处;顶推板的侧面固接有伸出长条孔的卡件,卡件位于横向长条孔内时,将弹簧压缩,当卡件拨动至竖向长条孔时,弹簧伸长,实现快速顶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弹簧的限位及限位的解除,拨动卡件后,实现了弹簧的弹出,然后卡件沿着竖向长条孔继续滑动,直至内热针的针头接近骨骼;将内热针取下后,向上推动卡件,最后卡入横向长条孔内;该结构简单,从侧面操作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谦,未经高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9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