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态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7763.4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8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卢业;左金柱;彭智;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16/215;G06F16/2455;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模态 生物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态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通过获取业务办理环境的参数数据并对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与预设的模式匹配规则进行比对处理,确定所述过滤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中的有效数据;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并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入预设的决策模型,得到当前业务办理环境对应的验证模式;调取当前业务办理环境下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方式中与所述验证模式对应的生物识别方式对业务办理人进行生物识别。本发明能让各种生物识别设备根据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场景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调节控制,为客户创造更加智能、安全的认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态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银行各个业务场景中,比如人脸识别技术,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在精准度和安全级别上很高,符合信息时代的安全需求,但是人脸的外形状态很不稳定,摄像头角度、光线的调整等各种外在条件会影响人脸识别的稳定性。生物识别技术中的虹膜识别是安全级别最高且误识率接近为零,但虹膜采集对设备的要求很高,需要高精密的摄像头与扫描仪,多用于安全要求较高的业务场景,如金库门禁等。
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下,由于现场环境的光线、温度、办理业务的安全级别等各种条件不同,所应用到的生物识别技术与设备也不同。因此,现有生物识别技术场景中,对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无法根据现场条件与业务安全来提供个性化服务,无法满足业务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态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具体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模态生物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办理环境的参数数据并对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过滤处理;
将过滤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与预设的模式匹配规则进行比对处理,确定所述过滤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中的有效数据;
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并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入预设的决策模型,得到当前业务办理环境对应的验证模式;
调取当前业务办理环境下的多模态生物识别方式中与所述验证模式对应的生物识别方式对业务办理人进行生物识别。
进一步的,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之后,还包括:
将转换后的数据发送至数据中心,以使数据中心根据转换后的数据对预设的决策模型进行优化;
相对应的,所述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入预设的决策模型,得到当前业务办理环境对应的验证模式,包括:
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入优化后的预设的决策模型,得到当前业务办理环境对应的验证模式。
其中,所述对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包括:
通过对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筛选处理,过滤所述参数数据中的噪音数据。
其中,所述对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包括:
采用正则表达式法、自然语言处理法和包装器归纳法中任意一种方式对获取的参数数据进行筛选处理。
其中,所述将过滤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与预设的模式匹配规则进行比对处理,包括:
采用Rete算法、Leaps算法、Treat算法和HAL算法中任意一种方式对过滤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与预设的模式匹配规则进行比对处理。
其中,所述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包括:
采用逻辑表示法、框架表示法、面向对象表示法、语义网表示法、XML表示法和本体表示法中任意一种方式对所述有效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7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