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地形特征的模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3793.X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鲁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立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地形 特征 模拟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地形特征的模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复合地形的地质特征数据库和数字高程信息数据库,对星载雷达所在的卫星进行轨道建模,并确定该卫星的各个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确定星载预警雷达的雷达波束在地球表面的照射区域;根据杂波散射分辨率划分照射区域,得到散射单元。根据散射单元对应的目标经纬度,分别从地质特征数据库、数字高程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散射单元的地质特征、高程信息,基于每个散射单元的地质特征、高程信息以及每个散射单元与雷达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计算模型计算每个散射单元的后向散射系数,各散射单元的经纬度、地质特征、高程信息及后向散射系数作为照射区域下的复合地形特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地形特征的模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星载预警雷达,是一种星载雷达,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防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由于星载预警雷达所搭载的卫星平台的轨道高度远高于任何飞机能够达到的高度,因此星载预警雷达能够对非常广阔的地面范围进行观测,能够具备在上千公里范围内同时监测地面目标、海面目标的能力。
但是,由于星载雷达(包括星载预警雷达)是处于高空条件下进行远距离探测,搜索区域广阔,而且搭载的卫星在进行高速运动,导致雷达面临的地海杂波不仅强,而且面临的杂波地形复杂,可能同时包含陆地、海洋及水陆交界地理地貌。
如何对星载雷达所面临的杂波地形进行逼真模拟,对于星载雷达的杂波环境逼真模拟以及星载雷达的抗杂波算法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杂波模拟场景下必须通过一些地形特征才能进行仿真模拟,然而现有的用于杂波模拟的地形特征建模方法所构建的杂波地形场景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地形特征的模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因缺乏杂波模拟所需的复合地形特征而造成杂波模拟的地形环境单一的问题。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地形特征的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星载雷达的雷达波束在地球表面的照射区域;
根据设定的杂波散射分辨率将所述照射区域划分为多个散射单元;
对于所述多个散射单元中的每个散射单元,根据所述散射单元对应的目标经纬度,从预先建立的地质特征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经纬度的地质特征,作为所述散射单元的地质特征,以及从预先建立的数字高程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经纬度的高程信息,作为所述散射单元的高程信息;
基于每个所述散射单元与所述星载雷达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每个所述散射单元的地质特征和高程信息,计算每个所述散射单元的后向散射系数,并将所述照射区域的各个散射单元的经纬度、地质特征、高程信息以及后向散射系数,作为所述星载雷达的雷达波束照射区域下的复合地形特征。
通过上述方法,可得到杂波模拟所需的复合地形特征,相较于单一地形环境的杂波模拟,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复合地形特征有助于对星载雷达的杂波环境进行逼真建模,有助于模拟出星载雷达所面临的复杂杂波场景,对星载雷达的抗杂波算法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从预先建立的地质特征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经纬度的地质特征,作为所述散射单元的地质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复合地形的所述地质特征数据库。
通过上述实现方式,有利于得到具有多种地貌特征的复合地形特征,从而有助于模拟出涵盖多种地貌特征的杂波地形环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从预先建立的数字高程信息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经纬度的高程信息,作为所述散射单元的高程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复合地形的所述数字高程信息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距离信息计算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CT散射校正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