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9761.8 | 申请日: | 202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玲;吴子建;胡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海玲;吴子建;胡玲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温灸条 微型 隔物灸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衬物容器、器身、灸筒和切割器;所述的衬物容器下端与皮肤相连,上端与所述的器身相连;所述的器身内部嵌有灸筒,外部设有两个通风口和固定卡扣;所述灸筒用于容纳艾条,上方设有可提拉把手,底部设有可拆卸式防尘网,内部设有固定针及限定针;所述的切割器用于塑造衬物形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使用温灸条的微型隔物灸器具有在关节部位使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灸疗器具,具体涉及以关节部位使用隔物灸为目的的器具,该器具可用于关节部位的病变。
背景技术
隔物灸是临床有效的一种中医疗法,其能够利用艾的药物作用、光热作用、所隔材料或药物的治疗作用以及腧穴的作用等多种效应来刺激局部,既避免了直接灸伤皮肤,又可以借助间隔物的药物作用和腧穴的效应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隔姜灸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寒邪导致的呕吐、胃痛、风寒痹痛;隔盐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能够治疗腹痛、泄泻、痢疾、风湿痹症等阳气虚脱症;隔附子饼灸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宫寒不孕以及疮疡久溃不敛等病症。
隔物灸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使用隔物灸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卷二》记载:“治霍乱烦闷凑满,又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卷五提出一切毒肿“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不觉消,数数灸。”
但是,传统隔物灸操作比较粗糙,比如所隔衬物无法固定于关节部位;燃烧着的艾炷容易掉落,引发烫伤,存在安全隐患;用细碎的艾绒制作出圆锥状的艾柱,耗时久,还容易散开;灸疗结束后,艾灰暴露在外,滚落后散开,不易清理,而且散落的火星易点燃覆盖在患者身上的衣被。因而传统隔物灸在临床上具有操作不方便、不安全、效率低等弊端。
鉴于上述种种不足,行业内技术人员开始着手研究新的方法来充分利用隔物灸进行治疗,如公开号为CN109481292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隔物灸贴及其保存和使用方法”,该隔物灸贴依次设置无纺布层、自发热层、药物层,双面胶黏贴层和胶粘隔离层。其中,药物层以艾绒为主,外加艾草精油,通过铁粉发热原理来促进药物和药油的渗透穴位吸收,从而起到灸疗的作用。该发明避免了将燃烧的艾炷放置于患者身上,可以将隔物灸贴直接贴位于人体任意需要治疗的部位,提高了治疗的的安全性、便捷性。然而,该专利申请药物层的材料比较单一、固定,不能适应疾病的特殊性。研究表明,艾绒燃烧产物包括光热、烟气、灰烬三类,其中光热和烟气属于艾灸产生功效的物质基础。该隔物灸贴没有用火点燃艾绒进行施灸,因而没有发挥火的光热作用以及烟气的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另外,铁粉自体发热的热量多少以及热量维持的时间长短难以控制。受热量限制,局部穴位对药物层的吸收效果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效果好、体积小、安全性高的隔物灸装置,该装置具有能在关节部位固定,防止烫伤,容易收集艾灰等优点。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温灸条的隔物灸装置,该装置包括衬物容器、器身、灸筒以及切割器。所述的衬物容器下端固定于皮肤,上端与所述的器身连通;所述的器身顶端与灸筒顶端相连;所述的灸筒嵌插于器身之内;所述的切割器作为辅助工具,其中:
(Ⅰ)所述衬物容器(直径约80-90mm,高约30mm)为木质,内部中空,用于容纳隔物灸的所隔物,如生姜、附子饼等。衬物容器的底部的边缘一圈留有一定宽度,用于黏贴医用防过敏双面胶。所述医用防过敏双面胶用于固定本装置于患处皮肤或关节部位;
(Ⅱ)所述器身为木质,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用于支撑灸筒和防止热量散失。所述器身下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通风口,作为艾条燃烧所需氧气的入口和碍眼散发的出口。所述器身顶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可旋转式固定卡扣,为金属材质,用于固定灸筒,防止灸筒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海玲;吴子建;胡玲,未经崔海玲;吴子建;胡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9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