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8032.0 | 申请日: | 202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余秋石;严军;袁龙;肖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F16H63/40;F15B21/08;F15B21/0423;F15B21/04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变速箱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混合动力变速箱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为第二状态,第一电磁阀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子油泵为液压驻车执行机构提供充油流量;经过一定的间隔时间后,控制第二电磁阀切换为第一状态,第二电子油泵为冷却管路提供冷却流量;在预设的时间节点,控制第一电磁阀切换为第二状态,第一电子油泵为液压驻车执行机构提供充油流量;第一电子油泵控制第一油路的充油流量,使油压达到液压驻车执行机构解锁要求的压力值,并使液压驻车执行机构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被成功解锁。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方法,驻车动作响应快,控制过程更加平顺,驻车性能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变速箱一般将发电机ISG、驱动电机TM、离合器、减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等一体集成,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其中,电液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对TM、ISG油冷电机进行冷却和离合器控制,通过离合器的控制实现动力源的切换与速比选择。同时,还需实现齿轴润滑、离合器冷却、液压驻车,以及目前专用混合动力变速箱多档化的换挡控制。
目前行业内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都是在传统自动变速箱技术应用基础上,根据各自实际功能需求,做的适应性匹配设计,基本上是由供油系统、电液控制模块、冷却系统,及其他电液辅件集成。
参见专利CN201510664286.8所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冷却液压系统,供油系统由2个机械油泵组成,其中一个油泵由发动机端齿轮驱动,发动机工作时,该油泵进行供油,另一个油泵由主减速齿轮驱动,车辆运行时,该油泵工作,两个油泵集成在电液控制模块上,电液控制模块根据系统需求,实现系统压力与流量的调节控制,两个电机冷却采用油冷,驻车采用电子驻车。
然而,上述液压系统具有如下缺陷:
1)采用机械油泵供油,较高车速工况时,供油过剩,油泵输出流量浪费较大,存在高车速时能量耗损大,效率低的问题;
2)采用电子驻车,用单独的电机减速系统实现驻车作动,系统集成度较差,开发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驻车动作响应快,控制过程更加平顺,驻车性能更佳;而且系统集成度高,成本较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包括:
油底壳;
第一油路,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电子油泵、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子油泵和所述油底壳相连,且所述第一油路还包括限压阀总成,所述限压阀总成一端与油底壳相连,另一端连接在压力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第二油路,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电子油泵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子油泵和所述油底壳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离合器,其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相连,且当第一电磁阀为第一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和第一电子油泵连通;
冷却管路,其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相连,且当所述第二电磁阀为第一状态时,所述冷却管路和第二电子油泵连通;
液压驻车执行机构,其包括驻车活塞和电磁阀锁止总成,所述液压驻车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相连,当第一电磁阀为第二状态时,所述液压驻车执行机构和第一电子油泵连通,当第二电磁阀为第二状态时,所述液压驻车执行机构和第二电子油泵连通;
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一电子油泵、第二电子油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液压驻车执行机构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8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