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67029.7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峰;余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左婷兰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佩戴 状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所述佩戴部件用于将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身上;根据所述佩戴部件的状态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可穿戴设备的特点是用户佩戴时具有穿戴的动作,而穿戴动作具有的显性表现则是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会发生转变,比如眼镜的镜腿会由折叠状态转为展开状态。基于这个特点,本申请通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然后根据佩戴部件的状态判断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用户的真实佩戴意图,提高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是指佩戴在用户身上的一种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
目前,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采用物理开关,由用户手动确定佩戴状态;(2)通过接近传感器、红外探头、压感电容等器件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靠近或者接触人体,从而确定佩戴状态。
上述第一种方式需要用户手动拨动物理开关,操作较为繁琐。上述第二种方式主要通过设备的佩戴部位与人体接触或靠近来触发反馈状态,然而设备接触或靠近人体并不一定表示用户真实佩戴了设备,故检测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率,而且操作简便。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所述佩戴部件用于将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身上;
根据所述佩戴部件的状态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可穿戴设备的特点是用户佩戴时具有穿戴的动作,而穿戴动作具有的显性表现则是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会发生转变,比如眼镜的镜腿会由折叠状态转为展开状态。基于这个特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部件的状态,然后根据佩戴部件的状态判断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用户的真实佩戴意图,提高佩戴状态检测的准确率。另外,采用这种方式无需用户执行任何额外的操作,具有很好的操作简便性。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佩戴部件的状态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可以包括:
若所述佩戴部件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则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否则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时所述佩戴部件所处的状态。
依靠基于对产品使用的意图,以及意图产生的动作导致的必然结果完成佩戴状态的检测及事件触发,比如,眼镜产品的镜腿打开预示着即将使用,是必要条件,闭合/折叠预示着使用完毕;手表类产品表带搭扣的打开预示使用完毕,闭合预示着即将使用等。
进一步的,若所述佩戴部件的状态为第一状态,在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之前,还可以包括:
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
若所述加速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执行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的步骤;
若所述加速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变化幅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所述可穿戴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7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