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陶瓷废弃物的多孔彩陶微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65200.0 | 申请日: | 202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叶邦君;谢冠群;王小霞;叶定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施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5235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陶瓷 废弃物 多孔 彩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陶瓷废弃物的多孔彩陶微珠的制备方法,陶瓷原料主要来源于废旧房建陶瓷、卫具陶瓷和工艺陶瓷等,采用两次造孔技术精确调控孔道生长,先是高温发泡剂对陶瓷材料进行初级造孔,并辅助无机颜料高温原位着色,然后采用苛性碱刻蚀调控陶瓷材料孔道,得到孔隙率范围大(60‑90%)、孔道发达(微纳米孔径70‑90%)的彩色轻质陶瓷微珠。本发明所得到的多孔彩陶微珠,可用于高档次的反射隔热材料、隔音材料、催化剂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资源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陶瓷废弃物的多孔彩陶微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陶瓷产量巨大,其中日用陶瓷的年产量占我国陶瓷总产量的70wt%左右,如某地级市的陶瓷墙地砖产量已达到6.5亿立方米(折重约为2000万顿),以5wt%的废品率计算,则每年陶瓷墙地砖年生产的废旧陶瓷可达100万吨。如果再考虑其他陶瓷生产中产生的废旧陶瓷,纳米陶瓷垃圾的年排放量可达150万吨。众所周知,废旧陶瓷是不可降解垃圾。目前陶瓷废弃物处理以堆积和填埋为主,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陶瓷中含有的重金属渗入土壤中,既污染土壤资源,又严重影响地下水质,产生环境严重污染难题。因此,与其他行业的工业废料再利用一样,积极推进废旧陶瓷的资源化再利用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多孔陶瓷/泡沫陶瓷(李瑜,砖瓦2018,(12):85-86),具有高比面积、高气孔率、低密度、低热传导系数,对液体和气体介质有选择透过性,并具有能量吸收和阻尼特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且孔道呈互相连接的迷宫式三维网状结构的多孔体,在熔融金属、气体液体过滤、净化分离、化工催化载体、吸声减震、高级保温材料、生物材料、特种墙体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等方面作用显著,广泛应用于环保、能源、化工、生物等领域。
利用陶瓷废弃物制备多孔陶瓷,具有变废为宝、资源再生的战略定位,该领域内目前有一些相关文献报道。张一唯(CN201210462984.6)提出的陶瓷废弃物生产的泡沫吸声材料,减少了陶瓷废弃物的堆存量,防治环境污染,由于采用有机前驱体浸渍高温烧结工艺制备,陶瓷孔道调控较为困难。杨赞中等(材料导报2017,31(20):119-123)提出了多种发泡剂协同作用,拓宽了单一发泡剂的放气温度区间,利于形成均匀封闭的气孔结构,其采用炭黑、碳酸钙等发泡材料仅在高温作用造孔,气孔直径较大,陶瓷孔道调控较为困难。
张如才(CN201711061751.4)以废弃陶瓷料和瓷土等为基料制备建筑用陶瓷材料,可替代现有墙体材料和易燃的保温材料。其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丙烯酸酯、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为发泡剂,容易产生大孔。赵威等(硅酸盐通报2019,38(7):2288-2294),采用抛光渣、压榨泥、废砖屑三种陶瓷废料为原料,制备了抗压泡沫陶瓷材料,其也是使用高温发泡剂SiC,在1100℃以上发泡,不能精确调控孔道。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现有将陶瓷废弃物变废为宝为多孔陶瓷,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制备不同类型的孔道结构;
2,通常在高温煅烧条件下气化造孔,很难精确控制孔道生长;
3,陶瓷微球色彩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尚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陶瓷废弃物的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体现了以下特点:
1,采用不同类型的造孔剂,如高温造孔剂(碳酸钙),常温造孔剂(石英砂),得到孔隙率高,孔道类别多样的结构。
2,采用两次造孔技术,先是碳酸钙等高温下气体造孔,再在常温下用苛性碱进行刻蚀,二次造孔,可以精确调控孔道生长;
3,添加无机颜料,如铁红、钴蓝、酸铋和镨锆黄等,得到丰富色彩的陶瓷材料。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施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未经广东施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65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干粉灭火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