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褐煤反浮选提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8200.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亚群;张旭;于昭仪;王婕;韦能;郭轩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8 | 分类号: | B03D1/018;B03D101/02;B03D101/06;B03D101/04;B03D1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浮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煤反浮选提质的方法,使用破碎机将褐煤破碎到浮选用煤的粒度,再调成矿浆,首先矿浆中添加抑制剂淀粉碱溶液搅拌,然后向矿浆中加入起泡剂仲辛醇搅拌,最后加入捕收剂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在褐煤反浮选中加入十二烷基氯化吡啶捕收石英时采用零调浆方式,即加入捕收剂十二烷基氯化吡啶的同时充气、刮泡。本发明利用新型石英浮选捕收剂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对褐煤进行反浮选,将高灰矿物作为目的物从矿浆中选出,同时加快浮选速度,增大低灰煤产率。由于褐煤亲水性极强,难以浮选,与常规正浮选相比,这种反浮选方法效率更高,可以充分利用褐煤亲水性强、难浮这一劣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阶煤分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褐煤反浮选提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褐煤资源保有储量约1300亿吨,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3%,但随着高品质煤资源的日益减少,褐煤终将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积极推进褐煤清洁高效利用,意义重大。离子液体近年来一直是绿色化工研究的热点之一,有人曾将吡啶类离子液体用于石英浮选,取得了优于CTAB等传统药剂的效果,但将其用于褐煤反浮选的研究鲜有报道。
浮选是依据不同矿物表面的性质差异而实现煤提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常规浮选一般采用油类为捕收剂,煤为泡沫产品,矸石留在槽内,从而达到分离效果;反浮选实验加入矿物捕收剂,使矿物成为泡沫产品,降低槽内精煤的灰分。由于褐煤表面疏松多孔且含氧官能团含量较高,因此其亲水性极强,采用传统浮选效果较差,一些研究者采用水热等方法对褐煤进行提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其成本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利用褐煤亲水性强这一特点,采用反浮选对低阶煤进行提质是一种低成本且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褐煤反浮选提质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褐煤反浮选提质的方法,使用破碎机将褐煤破碎到浮选用煤的粒度,再调成矿浆,首先矿浆中添加抑制剂淀粉碱溶液搅拌,然后向矿浆中加入起泡剂仲辛醇搅拌,最后加入捕收剂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在褐煤反浮选中加入十二烷基氯化吡啶捕收石英时采用零调浆方式,即加入捕收剂十二烷基氯化吡啶的同时充气、刮泡。
进一步的,所述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和万能破碎机,先使用颚式破碎机将大块褐煤破碎成小块,然后使用万能破碎机将小块褐煤破碎到浮选用煤所需粒度0.25~ 0.5mm,然后再将粒径为0.25~ 0.5mm的褐煤调成60 g/L的矿浆。
进一步的,所述淀粉碱溶液中包括溶质玉米淀粉和NaOH、溶剂水。
进一步的,所述淀粉碱溶液的配制方法是:按照玉米淀粉与NaOH质量比为4:1混合并配制成体积百分比为1%的水溶液,淀粉碱溶液的作用在于通过玉米淀粉的氢键吸附在褐煤表面使其变得更加亲水,更加利于浮选。
进一步的,所述淀粉碱溶液的用量为150 ~ 600 L/t,即浮选1t煤需要150 ~ 600L的淀粉碱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仲辛醇的用量为600 ~ 900g/t,即浮选1t煤需要600 ~ 900 g的仲辛醇。仲辛醇的作用为促进气泡产生,提高气泡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十二烷基氯化吡啶的用量为0.7 ~ 3.5 kg/t,即浮选1t煤需要0.7~ 3.5 kg的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氯化吡啶购于木木西里公司,其作用为通过静电吸附作用捕收石英,并通过降低石英表面亲水官能团含量,提高石英疏水性,达到褐煤反浮选提质的目的。
进一步的,加入抑制剂淀粉碱溶液搅拌3 min,加入起泡剂仲辛醇搅拌1 min。
进一步的,所述零调浆方式是指加入捕收剂后不进行调浆,直接充气并开始刮泡,其作用为促进捕收剂与石英接触,提高浮选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8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