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层岩土体低扰动开挖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9969.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刚;薛增利;葛建军;李世龙;王栋;姚宏乐;毕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0 | 分类号: | E02D17/00;E02D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土 扰动 开挖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层岩土体低扰动开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边坡开挖前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的红层直接采用机械开挖;开挖到弱风化面以后,在弱风化面上人工开挖渗水沟,通过在渗水沟内注满水加速浅层弱风化红层软化;同时在弱风化面上开挖定向注水孔,在孔内注水来达到软化深层弱风化红层。本发明充分利用红层岩体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的特性,在开挖过程中通过定向注水、人工渗水沟等措施来达到软化岩体强度,降低开挖强度,同时控制施工顺序,最大程度软化开挖部分岩土体强度,从而形成一种基于红层地质灾害水‑力环境调控的低扰动路堑边坡施工工艺,节省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体开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红层岩土体低扰动开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层是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新生代碎屑岩沉积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西南、西北、华中及华南地区。从工程地质学角度,我国红层划分为西南地区红层、西北地区红层、中南、东南地区红层和其他地区红层,其中西南地区红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红层岩体的力学性质与岩体结构极为复杂,红层岩体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强度低、具有流变性。在铁路、公路工程建设与运营中,红层地区的坡体开挖经常因施工不当等诱发规模较大的坡体塌滑灾害,影响工程安全。
目前红层路堑路堑边坡开挖对于表层全风化和强风化强度较低岩土体直接采用机械开挖,而对强度较高的弱风化及未风化的岩土体,主要采用爆破施工开挖。
目前红层中强度较高岩体开挖工序为先爆破后采用机械开挖。爆破施工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爆破开挖虽然可使开挖部分岩土体松动,但同时对设计的边坡岩土体造成扰动、形成裂隙、甚至破坏,在边坡成型后导致稳定性降低,易引起工程滑坡或者崩塌。
(2)爆破开挖存在安全隐患、且爆破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需要专门的爆破人员进行施作;另外爆破过程会产生噪音污染和有毒气体。在靠近城市的开挖施工中限制使用。
(3)爆破通常需要先打孔、装药、连接起爆装置、疏散设备及人员、起爆、安全排查,然后才可以进行机械开挖施工。工序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层岩土体低扰动开挖施工方法,基于红层岩体的特性设计施工步骤,降低开挖强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红层岩土体低扰动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边坡开挖前对于全风化和强风化的红层直接采用机械开挖;
开挖到弱风化面以后,在弱风化面上人工开挖渗水沟,通过在渗水沟内注满水加速浅层弱风化红层软化;
同时在弱风化面上开挖定向注水孔,在孔内注水来达到软化深层弱风化红层。
红层岩层不断软化,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低于20Mpa后采用机械开挖。
渗水沟纵向开挖,沟宽度2~3m,深度0.5~1m,横向和纵向间隔距离不大于2倍的沟宽。
定向注水孔采用正方形布设,注水孔位于两沟之间,孔径0.1~0.5m,深度为6~10m。
地面处全风化或强风化红层岩土体机械开挖后,采用逐层开挖施工渗水沟和定向注水孔的方式开挖下方土体。
逐层开挖施工的具体过程为:
机械开挖地面处全风化或强风化红层岩土体,完成后达到第一级机械开挖线,人工开挖渗水沟和定向注浆孔,向渗水沟内排水,同时向定向注水孔中注水,红层岩土体浸水膨胀后再排掉渗水沟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