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EE声学薄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1000.5 | 申请日: | 2020-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夏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新广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6;B32B7/12;B32B37/10;B32B37/12;C08J5/18;C08L67/00;C08L63/00;C08L51/08;C08K13/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ee 声学 薄膜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PEE声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胶黏剂叠合而成的改性TPEE膜和托底膜;所述改性TPEE膜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TPEE 60‑70份、辐射接枝改性TPEE 15‑25份、含氟环氧树脂5‑10份、纳米二氧化钛2‑6份、偶联剂1‑2份、润滑剂0.5‑1.5份、抗氧剂0.2‑0.6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TPEE声学薄膜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的TPEE声学薄膜综合性能优异,耐热性能、耐候性、尺寸稳定性、表面摩擦性能、抗撕裂强度和抗穿刺性能佳,能有效改善电声器件的声学性能、保持电声器件较低的谐振频率,提高电声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膜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PEE声学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声器件是指电和声相互转换的器件,其利用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或压电效应等来完成电声转换,主要包括扬声器,耳机,传声器,唱头等。声学薄膜是电声器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在例如音圈机械驱动下的运动是产生声音信号的原因,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电声转换效果以及是否能完美地呈现出声音的本质,而不失真。因此,如何改善声学薄膜的综合性能成为业内研究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声系统需要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更完美的呈现出声音的本质,这就要求声学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理想的声学薄膜不仅需要有高的抗弯刚度、低的密度、高的内阻尼,还需要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机械力学性能以及要求严苛的在热负荷下的功能容量,常规的膜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碳酸酯(PC)更为频繁地处于它们的极限,无法满足高质量声学薄膜使用要求。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声学薄膜是由单层PEEK材料或含有PEEK的复合材料构成,然而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3℃左右,当电声器件的加热温度超过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后,PEEK及其复合材料就会变软,出现不可逆的变形,其声学性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由谐振频率升高引起的听音杂音现象等等。
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这中材料同时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工程塑料的强度;与橡胶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工程料相比,同样具有强度高的特点,而柔韧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更好。然而,这种材料极易燃烧且明显滴落,不易获得低硬度制造,加工条件较窄,须较精密加工机械,且价格昂贵。可见,利用TPEE材料的优点将其应用到声学膜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要想具有比现有技术中声学膜更优异的综合性能,还需通过改性来改善其缺点。
申请号为201610838757.7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TPEE/TPU/PTFE复合电缆材料及制备方法,报道称制得的复合电缆材料在达到UL94V-0等级的同时具有比较优异的力学性能,耐油好、高耐磨性、耐老化性能好、耐高/低温性能强、耐化学溶剂性能好,回弹力佳,韧性和强度也很强;但是由于TPEE、TPU、PTFE及其他助剂之间的相容性不佳,使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性不好,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且PTFE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综合性能更优异的TPEE声学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PEE声学薄膜,该声学薄膜综合性能优异,耐热性能、耐候性、尺寸稳定性、表面摩擦性能、抗撕裂强度和抗穿刺性能佳,能有效改善电声器件的声学性能、保持电声器件较低的谐振频率,提高电声转换效率。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TPEE声学膜的生产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TPEE声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胶黏剂叠合而成的改性TPEE膜和托底膜;所述改性TPEE膜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各原料制成:TPEE 60-70份、辐射接枝改性TPEE 15-25份、含氟环氧树脂5-10份、纳米二氧化钛2-6份、偶联剂1-2份、润滑剂0.5-1.5份、抗氧剂0.2-0.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新广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新广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1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机械用玉米播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抓取作业系统及控制方法